川观新闻记者 尹钢 摄影报道

89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深切缅怀那些无数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在许许多多为国捐躯的战士中,有这样一位勇敢的战地年轻摄影记者——方大曾。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方大曾就始终深入前线,用镜头对准抗日战士,用报道用生命为抗战救亡鼓与呼。他拍摄了大量具有个性的战地影像,通过国内外媒体报道后,为世人真实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信息。1937年10月前后,这位杰出的战地摄影师在河北蠡县寄出最后一篇报道后突然失踪,就再无消息……年仅25岁的他被后世公认为抗日战场上首批为国捐躯的战地摄影记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第一时间骑着自行车,挎着相机,穿越炮火,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以图文形式对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报道,这是他发表在刊物上的现场照片。

方大曾在山西拍摄的红军北上抗日的标语。

9月16日,原四川日报摄影部的摄影主编,高级记者张在璇,深情回忆自己的舅舅——“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者、战地记者的方大曾往事,用方大曾遗留下的珍贵历史影像独家再现了8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张在璇拿起一本画册,封面上一身着戎装的青年英姿勃发,这张照片拍摄于1935年的绥远抗战前线,张在璇回忆到:“这张照片是小方送给自己的母亲,也是我的外婆的,上面有一行字,母亲大人存念,男小方于1935年执行摄影任务时,在绥远前线战场。后来我们看到这幅照片都有一个共识,在照片上写下留言的时候,他就已经抱定了准备牺牲在战场的决心”。

方大曾(1912—1937),又名方德曾,笔名小方,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北京。他自幼酷爱摄影,通过自学成为一名造诣颇高的摄影师。1935年中法大学毕业后,受当时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战地摄影活动。1936年12月,震惊全国的绥远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拿起相机孤身一人奔赴抗战最前线,冒着严寒,不顾生命危险,深入塞外各个战场进行实地拍摄,及时将图文并茂的报道从前线传递到后方。

绥远前线,奔赴战场的中国军队,为首者所扛旗杆上写着“陆军第四师工兵营”。1936年12月

绥远前线,风沙中行进的抗敌部队。

绥远前线,运送弹药的中国士兵。1936年12月

绥远前线,阵地上头戴防毒面具的中国军队机枪射手。1936年12月

绥远前线,中国军队的防空机枪手严阵以待。1936年12月

绥远前线,中国军队在洪格尔图战役中缴获的日本飞机。1936年12月

洪格尔图民众为打击日伪军而自制的土炮。

山西各界爱国人士慰问绥远抗战将士。


绥远前线,中国军队利用战斗间隙抢修工事。1936年12月

战斗间隙,中国士兵们在修理擦拭枪械。1936年12月

绥远前线中国军队的战地医院里,一位士兵的右臂已伤痕累累,但由于条件艰苦,只能简单包扎。1936年12月

在激战间隙,中国士兵们构筑战壕。1936年12月


这些报道当时曾刊登在《大公报》、《世界知识》等著名报刊上,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第一时间骑着自行车,挎着相机,穿越炮火,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以图文形式对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报道,以后又赶赴河北、山西等地采访。小方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他写出这句话的时候还不足25岁,令人震撼,表现出一个优秀战地记者的敏感。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三天,即1937年7月10日,方大曾离家前往卢沟桥前线采访拍摄的卢沟桥。

2006年3月,四川日报老摄影记者张在璇代表方大曾的家属,将舅舅遗留的837张底片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批底片的内容不仅反映绥远抗战前线的情景,还有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区的民风民俗,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水准。

四川日报老摄影记者张在璇展示底片

在“九一八事变”89周年之际,张在璇独家向我们提供这批珍贵底片的数字化影像,通过方大曾的镜头追寻那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不忘国耻铭记历史!

2006年3月,四川日报老摄影记者张在璇代表方大曾的家属,将舅舅遗留的837张底片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