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段玉清 钟帆 肖雨杨

古建筑民居58套,明清四合院5座、三合院23座,20余座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古墓……因地处深山,这里一直保留着古村落的原生面貌,也吸引不少小众驴友、学者专家前来打卡。

这里就是被誉为“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第一村”“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通江县泥溪镇梨园坝村。

9月15日,从通江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泥溪镇梨园坝村。一下车,一旁是金灿灿的稻田,转过头,几座穿斗木结构院落依山而建,掩映在丛林绿树之中。顺着道路往山上走,视线豁然开朗,一处名叫梨园之春的院子出现在眼前。在院子里的《扶风郡》马氏族籍碑旁,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多数村民姓马,多为马氏入川始祖马青钱四世孙马泗龙的后代。

相传,600多年前,在四川任顺庆知府的马青钱听说此地山清水秀,便动员家人从湖北麻城迁移至此。到第四代马泗龙,他们在这里大兴土木、买田置地。几百年来,马氏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从这里,也相继走出了三个知府、一个将军。

曾经辉煌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不少精美的古建筑、古墓、古遗迹。但因交通不便,之前,梨园坝村“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3年,有从事古民居研究的专家前来考察,颇为触动,称梨园坝村是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并且集中连片的古村落,是当之无愧的“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2014年,梨园坝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当地全面启动了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工作,同时恢复性建设了马氏宗祠和梨园戏楼。

最近几年,利用传统村落保护契机,该村也做起了“旅游”文章:一方面办起了民俗文化节,打响梨园坝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鼓励村民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泥溪镇副镇长刘邦俊介绍,下一步,还将利用广镇高速通车机遇,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打造“梨园九潭”等旅游产品,提升当地知名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