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邓涵予  视频剪辑:吴迪

“倒车!倒车!”9月9日10时55分,当川观新闻记者首次拨通杜静电话时,对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随即信号消失中断了通话。

“9·5”泸定地震发生后,广安市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队长、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杜静迅速召集队员集结。接到命令后,于9月8日凌晨出发连夜赶往雅安市石棉县震区,与蓝天应急救援队其他分支汇合,开展搜救、转运工作。出征石棉县的两天一夜,这支由15名队员组成的队伍经历了什么?

广安市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为受灾村民搭建救灾帐篷。

11小时驰援,通宵挺进震区

“地震当天,我们就召集了队伍,把所有救援机器进行了统一调试、装备打包。”杜静说,当晚,整个队伍睡在了救援队基地,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9月7日晚,接到前方指令后,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于8日凌晨3时45分出发,连夜驱车11个小时赶赴距离海螺沟20公里的震区——石棉县挖角乡。“我们一共派出了3辆车、15名队员,其中一辆专门装载救援装备。”杜静介绍。

对讲机15台、卫星电话1台、冲锋舟3艘、热成像无人机1台、生命探测仪1台、液压破拆1套、发电机1台、月球灯1套、头盔13个……在杜静的手机备忘录里,详细记录着队伍此行所携带的全部装备及数量,并按照便携通讯、移动照明、水域救援、山地救援、地震救援、医疗防疫等六个项目进行分类,携带的装备很齐全。

公路塌方阻断,广安市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负重爬坡运送物资。

过险滩、负重爬坡,转运物资上山

抵达位于石棉县挖角乡的蓝天应急救援队指挥部后,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主要负责搜救受困人员、转运群众和物资的工作。为进一步向前突击,蓝天应急救援队又在距离挖角乡7公里外的大岗山水库设立了临时指挥点。每天队伍往返于两点之间,而沿途都是塌方的路。

9月9日记者跟杜静通话中断,是由于山体滑坡没有了信号。当天下午,队伍的任务是挺进挖角乡新桥村,为受灾群众运送、搭建帐篷。但通往该村的公路塌方阻断,唯一能够进入村子的只有一条由当地村民开辟出的土路。

“我们需要先跨过一条湍急的河,然后爬坡两个半小时、穿过丛林才能抵达,那个坡很陡很陡。”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水域组组长庹世君说,脚下的河水湍急,队员们背着9顶50斤的救灾帐篷,两人一组用木棍抬着一台近70斤的发电机,和35升汽油。他们踏着四根木头搭起的简易桥过河,负重翻越陡坡。除了为新桥村送去救灾物资,队伍还为该村的15名儿童送去了月饼。

这不是杜静第一次参与震后的救灾工作,但他仍被当地的百姓感动着。“今天早上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当地的小朋友提着刚煮熟的玉米棒,让我们在路上吃,几名队员都哭了……”杜静说。

“一面是无情的自然灾害,另一面是即便家园受灾却仍然对世界还以温情的村民,每天都在被身边的人感动着,我们没有理由怠慢。”杜静说。

蓝天应急救援队乘坐冲锋艇进入村子。

15名队员请假奔赴抗震一线

2015年,杜静加入蓝天救援队,又在2020年组建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并担任队长。今年5月,杜静荣获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也是四川省唯一上榜的个人。

如今,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已有近120名队员。而参与此次石棉抗震救援任务的15名队员,平时均有本职工作,他们是公司老板、银行职员、外卖小哥、搬运工、收银员等,却义不容辞请假赶赴抗震一线。“我们地震组组长谭钦国前段时间脚踝骨折,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请战要去一线救援,今天他还背物资走了2个多小时山路到村民家中。每个人都很拼。”杜静说。

广安市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过险滩挺进石棉县挖角乡新桥村。

杜静介绍,现在队伍每天都会召开两次会议,一次是出发前的工作部署会,一次是晚上的工作总结会,保证信息互通,全面统筹救援工作。从8日抵达震区到目前,邻水县蓝天应急救援队只休息了6个小时。记者发稿前的9日23时34分,杜静刚刚结束了当日的救援工作总结会。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