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薛维睿

“在四川,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据说你们四川人,人手一个大熊猫?”8月3日,“安逸四川”征文活动正式上线,迅速引爆了网友热情,通过网友金句海报持续刷屏,专家团多维阐述“安逸”内涵,以及“安逸四川征文赏”抛砖引玉,征文活动以超高话题度和高品质内容获得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截至目前,征文活动全网总阅读量突破1500万。

“安逸四川”征文投稿更是“爆单”,截止8月31日,共计收到1500余封来自全国各地的征文。面对如此海量的来稿,由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著名作家、辞赋家、文艺评论家作家何开四,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社长罗伟章等名家组成的专家评委,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评选工作。

9月16日,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审,最终通过作品主题、导向、价值、文学性等考量标准,以票数高低评出5个奖项118个获奖作品。特等奖作品也在众多佳作中突出重围,获得备受期待的“万元大奖”。如何从众多稿件中选出好作品?终评结果反映了哪些趋势?大家眼中的“安逸四川”传递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且听“安逸四川”专家评审团怎么说。

同样参与了整个评审工作,何开四认为这次评选格外严格,每个阶段都公开、公平、公正,对作者的身份和地域全然不知,从程序上避免了许多问题。所选作品也历经反复研究讨论,避免有遗珠之憾,也让最好的作品能够呈现出来。

最让何开四感触深刻的是,“安逸四川”投稿作者覆盖全国。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安逸四川”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安逸’虽是在四川传播最广的词汇,但其中蕴含的精神为所有人认同和接受,征文作品中表现了人们对四川山川美景的热爱,对四川人‘慢生活’的羡慕,以及对‘安逸四川’的认识与向往。”

不仅如此,作为一次文学性的征集活动,这次来稿作品思想和内容充实,大部分作品都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出对“安逸四川”的理解,获奖作品更是艺术地诠释了“安逸”的内涵与精神。

何开四也注意到,这次的获奖作者很多来自外地。“这可能与参照物有关。”他认为,外地人将四川与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参照对比,以陌生的眼光看四川,充满间距感和新鲜感,可以找到更独特的切入视角。而本地人生在四川,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从这个方面来看,这次征文中的外地来稿具有启发意义,让我们有更多新鲜的角度重新看待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