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摄影 郝飞

在深圳市南山区,坐落着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入园处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近年来,深圳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动作频频。其中之一,就是组建成立全国唯一一个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全资国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圳市人才集团。

这个“城市HR”,如何展开抢人姿势?8月11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才集团董事长幸辉。

怎么抢人?

深圳从靠工资吸引人才,到靠政策吸引人才,再到靠服务吸引人才

广东中泰家具公司工会主席程祖彬还记得,20多年前,从四川泸县老家来到珠三角打工时,“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是传说中最好找工作的地方,这也是全国首家有固定场所的人才市场。”

深圳人才大市场的运营方,是1984年成立的深圳首家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经过再次裂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10多个机构组建成立深圳市人才集团。

“现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出人才政策,竞争非常激烈。”幸辉说,深圳优化重构人才政策,特别是针对国际人才推出系列政策,以全球视野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在深圳市人才集团成立当天,集团旗下的深圳千里马国际猎头有限公司同步成立。在幸辉看来,这是服务深圳国际化高端人才发展战略的举措,“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深圳的‘城市猎手’。”

“城市猎手”主要提供两大服务板块,一是结合深圳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端人才并建立全方位优才品质服务体系;二是为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上市公司、高潜力成长性企业提供从高端猎聘到人才引进、人才测评等全产业链的人才服务。2018年起,该公司为来深圳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包括政策咨询、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奖励补贴等服务。

同时,“城市猎手”还搭建人才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地图、人才导航、人才评估和人才交易功能,形成精细化的整体人才服务解决方案。

幸辉介绍,近日,深圳市人才集团优化了组织架构,撤销合并了多个部门,成立大客户部服务重点客户。集团将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快速实现区域扩张,并跟随国资海外平台在全球重点城市布局。“全国各地都出台了人才政策,深圳从靠工资吸引人才,到靠政策吸引人才,再到靠服务吸引人才。”幸辉说,深圳引进人才的优势,就是为人才创造更广阔、更优质的平台,“而深圳市人才集团也希望依托平台优势,力争3至5年内实现打造人力资源百亿集团的目标。”

抢什么人?

除了高端人才,“无用之才”也很抢手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在佛山探访机器人餐厅时,注意到一个现象:餐厅中许多天马行空的创意,例如餐盘通过云轨“从天而降”等,都来自于一群外行——非机器人、非餐饮相关专业人士。

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副总经理肖然,学的是电影,之前在北京做电影制片。吸引他来到佛山的,是一份没有限定条件的人才培养计划——先做地产营销,然后“意外”成为机器人餐厅的负责人。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看似“无所适用”,其实广纳人才,“不限定用处”,是一种创新的人才观。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人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宜居的一种体现,也由此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采访时我们得知,大桥当时关键的技术难题,解决思路来源于医药胶囊的“跨界创新”。“不光有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还招引各种专业人才进行碰撞。”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综合事务部副部长丘文惠说。

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在胡刚看来,包容开放的环境是高品质宜居的应有之义,才能吸引多元人才聚集,带来创新的“化学反应”。“大湾区很多城市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很强,城市圈越大、越多元,创新生产的效率就会越高。”

怎么服务?

下绣花功夫,人才服务要跑在需求前

在深圳龙岗区华为总部坂田基地参观时,我们发现,深圳市人社局在这里专门设置了一个人才服务站。深圳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除华为外,该局还在富士康、大学城等地设立专门的人才服务站,相当于人社局的移动办公点,靠前服务。

每个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不尽不同。如华为公司,科研专家、高精尖技术人才数量多、工作忙,对业务办理时效要求高,服务站就重点提供人才引进批量受理、职称证书代领等特色服务;富士康集团的下属企业遍布全市6大园区,有近18万名员工,人才结构多以一线技术操作类员工为主,服务站就重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资格晋升等一站式服务。

精细化的人才服务不仅体现在政务部门,企业也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很多企业面临减员压力时,广东格兰仕集团却“逆势”招聘1.4万人。为更好服务人才,格兰仕将人力资源部从1个增设为5个,细分功能,分别服务生产、科技研发等不同领域的员工。

“这样的举措,让人才服务更精准、更精细。”格兰仕集团企划部部长游丽敏介绍,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格兰仕集团今年采取分批报到,以确保精细对接,同时入职培训也更精细,从常规的产品、品牌、企业文化到产业链知识逐项培训,“这样他们就会轻松融入新环境,在企业发挥最大价值。”游丽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