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沾蔬草白

天气转青高


2022年9月7日

农历八月十二

我们迎来了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白露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凌晨时会在地面或植物的叶面凝成白色露珠,所以叫“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昼夜温差变大。这时北半球日照变短,太阳直射点南移,地面温度下降;暖空气逐渐减弱,冷空气活动频繁,飒飒秋风,不期而至,一夜凉过一夜。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孟秋结束,仲秋开始,进入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正如《礼记》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一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白露节气:“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该书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开始迁徙。一候鸿雁来,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二候玄鸟归,玄鸟又称元鸟,即燕子。白露时节燕子自南往北,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三候群鸟养羞,《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这里“羞”通“馐”,养羞即鸟类开始储存过冬食物。



1

收清露

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人们认为此时的露水有很特别的功效,收清露也似乎变得颇具仪式感。也有文章提到,在传统的时令信仰中,秋天的白露,是治疗眼疾的灵药,民间有八月收集露水洗眼的民俗。


2

采集“十样白”

 围绕着白露的气候特点,人们逐渐摸索出一套组织农事生产,安排衣食住行的方式。比如,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此时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用来煨乌骨白毛鸡,也可以是鸭子,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而所谓的“十样白”,据说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等,这是为了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

3

喝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叫白露茶,经过春夏,茶叶在秋天熬成了比较浓郁醇厚的味道,既不像春茶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干涩味苦,老南京人就有喝白露茶的习惯。

4

吃龙眼

 在福州一带,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5

吃鳗鱼

 在苏州地区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鳗鱼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白露时节的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期。



白露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有俗语称“白露身不露”,公众要随时注意添加衣物,以防受凉感冒。


饮食上宜遵循“养气润燥”的原则,适当选用山药、银耳、百合、杏仁、雪梨、萝卜、番茄、蜂蜜等有益脾胃和滋阴生津的食物;平时多饮水,保持呼吸道与肺部的湿润度。坚持温水浴足,穴位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起居方面,早睡早起,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宁神定志,增强免疫功能。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的食物,如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在二十四节气名称中,以白露最有诗意。“白露”一到,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秋凉已至,寒生露凝,给这个节气带来了诗意,也带来了灵性。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唐] 雍陶《秋露》



中庭淡月照三更,

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

却愁无处着秋声。

——[宋] 陈与义《秋夜》



白露晨已重,晚花秋正繁。

城阴到少息,林下寂无喧。

圃老能呼鹤,樵奴竞戏猿。

山林何异此,机事复谁存。

——[宋] 刘攽 《晨至后园》



设计 沈晓颖

整理 覃贻花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


参考文献:

[1]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北京:中信出版社

[2]李学峰《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北京: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