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摄影 郝飞

刚到粤港澳大湾区采访的第二天,一个重磅新闻出台: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未来5年,大湾区要投资4700多亿元、建770余公里项目,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都有大桥、轨道交通等地标,以此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如今,成渝地区正迎来成渝中线高铁、成南达万高铁、成渝高速公路扩容为代表的通道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其系统性、整体性的统筹谋划思维,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值得成渝学习借鉴。

嘉宾:

胡刚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

毛艳华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

张光南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

做好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探索“软联通” 

记者:因珠江相隔,大湾区有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4座知名跨江大桥建成和在建,“大桥经济”怎么发展?

张光南:交通“动脉”的畅通,为加快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过去,大湾区内城市受自然环境等条件所限,连通不太畅;随着经济发展,现在需要有更多的大桥,实现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促进更多的要素流动,让大湾区11个城市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两种含义:一是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各项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湾区区域之间多通过桥梁连接,而区域内部则通过各种配套、接驳,实现大桥与轨道、公路、机场等“海陆空”基础设施的连通。

记者:这些桥梁大多跨地区而建,大湾区的标志工程——港珠澳大桥更是连接了粤港澳三地,管理、标准、法律等都不同。如何破除地区差异,实现高效连接?

毛艳华: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和运营,有着大量的制度创新,不仅体现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体现了体制机制的“软联通”。

比如,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标准,内地的建设标准和港澳不一样,怎么办呢?标准就高不就低,谁的标准更高,就按哪个标准来。建设后的运营也是,车行大桥,有香港车、澳门车、内地车,按谁的法律进行管理?在“一国两制”下实行属地管理,在谁的管辖范围内,就按照谁的法律来管理。

区域融合发展,“破壁”需加强规则衔接 

记者:加强“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突出亮点,值得成渝借鉴?

毛艳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涉及到不同关税区、不同法律、多个中心城市,合作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这几年,大湾区重点在经济领域加强营商规则的对接,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在营商环境的各领域,比如投资、贸易、金融开放等,以及其他相关的比如政府职能转变与“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对标港澳,这就使得营商规则尽量趋同,为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便捷流通,提供了制度保障。

除了营商规则,社会服务合作也很重要。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日趋紧密,大湾区存在很多跨境就业、跨境居住、跨境教育、跨境医疗等需求,为做好三地公共政策对接衔接,中央、地方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紧紧围绕通关、居住、出行、创业和税收的便利度提升,让大湾区居民进得来、住得下、走得动。

张光南:横琴新区和澳门的合作过程,也有不少创新模式。比如,在横琴岛上建澳门大学管辖的新校区,实行“一岛两制”;横琴出地、澳门出资,共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这些尝试促进了港澳与内地城市群间各类要素真正地高效便捷流通。

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打造自贸区协同示范区,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毛艳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制度差异大,因此合作机制更为重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侧重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可在探讨两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上开展合作。

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有一致性,就是要服务西部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可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进行联动探索。比如,促进贸易便利化,可以在贸易大通道的建设、中欧班列开行、多式联运等方面,围绕一体化大市场建设,积极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索一些经验。

“1小时交通圈”,怎么做加法

记者:从这次批复的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来看,大湾区近期实施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产业要素更集中的东岸,强化广州、深圳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相对于珠海、中山等西岸城市,东岸城市之间交通足够密切,为什么还要密上加密?

胡刚:这种联系还不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未来会更融合、更一体化,内部的城市边界将被打破,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由于房价高、成本高,一些产业将逐渐向周边地区布局、延伸,并吸引人们到周边地区置业、落户生活,城际轨道时速达160-180公里,能将城市群各大城市更快地连接,因此,轨道交通建设要率先解决发展急需的问题。

比如“深莞惠”,以深圳为中心、辐射东莞和惠州的都市圈正在形成,深圳与莞、惠之间跨市出行约140万人次/日,但轨道出行分担比例不足5%。按目前规划,未来深圳和惠州之间将有6条轨道交通连接,包括3条高铁、2条城轨、1条地铁。

记者:对次级城市而言,和极核城市更便捷的交通联系,不一定是好事。如何避免出现“虹吸现象”?

胡刚:轨道交通时代的产业、居住、商业,都围绕轨道交通的站点布置,特别是城市边界,这些以往发展相对薄弱的环节,将随着轨道交通站点的布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从而带动区块整体价值的提升,做大区域经济的增量。

从大湾区的实践来看,不少城市轨道站点,布设在了城市边界的区域,不仅有效地避免了“虹吸现象”,也催生了新的区域,让以前的“空白区”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