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四川省图书馆失窃馆藏文物《鱼雁集》丛札两度上拍”一事引发的舆论热议尚未平息。尽管四川省图书馆回应称这一被拍卖古籍是2004年被盗,且当时就已经报警,但此事仍有疑云。比如,澎湃新闻注意到,2017年年底,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启动,彼时,相关部门通过先期调研,已采集了部分地区的2200余条国有文物博物馆单位被盗、丢失文物的信息数据,之后也会陆续采集、发布被盗信息。但是四川省图失窃馆藏文物《鱼雁集》一直未登记。

2004年距今已经接近20年,业内人士表示,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古籍保护状况确实不好,失窃责任此处倒不再议。但问题是,失窃之后的追踪跟上了吗?尤其是上文提及的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是由公安部、国家文物局指导设在陕西省公安厅的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其设置就是为了标注被盗文物,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的。但专门的信息登记平台推出三年,被盗的《鱼雁集》依然没被登记。是什么原因?它是漏网之鱼,还是冰山一角?是这个平台还不够普及,还是这个文物丢失太久四川省图没有在跟?如果不在这个平台登记,还有没有别的渠道查看被盗文物?

不管是什么原因,此事都透露一个信号:文物被盗追踪系统,还没健全起来。漏洞出在哪个环节,文保部门要一一查清。

当然,尽管此次网络追踪始于网友的“火眼金睛”,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没发挥作用,但也给文物追踪保护提供了一个可以落实、甚至必须落实的方式:保护文物不是一句空话,运用大数据追踪,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就比如《鱼雁集》这样的珍宝典藏,被盗后堂而皇之被转手了两次,而且此次拍卖信息就直接公开见网。如果有一套可以囊括被盗信息、同时可以连通网络追踪到被盗信息的系统,这种高调情况应该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像登记“嫌疑人”一样登记所有的文物“ID”,信息发布平台已经是一个雏形,但显然强制性不够,就比如,这个平台发布的信息,是通过调研形式得到的。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当前,全国的案件都可以联网,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指导的平台,可不可以把已经报案的失窃信息直接联网?更有甚者,为每个失窃信息标注“ID”,全网数据开放搜索,破案速度能不比网友快吗?

其实,数据打不通,不是没技术,而是制度没完善、思维还没有放开。但文物是中国的宝藏,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啊!文物失窃案件,必须重视起来,破案效率必须提上来,被盗转手流程漏洞必须堵起来。四川省图失窃馆藏文物《鱼雁集》被网友发现,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想到可能还有国家珍宝在网上、在民间、在国内外沉浮,就令人嗟叹惋惜。改变,应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