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眉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不仅着力设施“硬联通”,更推进机制“软联通”,加快融合,同向共进。“软联通”怎么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学什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毛艳华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加强“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哪些突出亮点?

毛艳华:首要的是营商规则的对接,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便捷流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一国两制”,涉及到不同关税区、不同法律、多个中心城市,合作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这几年,大湾区重点在经济领域加强营商规则的对接,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在营商环境的各领域,比如投资、贸易、金融开放等,以及其他相关的比如政府职能转变与“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对标港澳,这就使得营商规则尽量趋同,为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是推进社会服务合作,促进社会融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日趋紧密,大湾区存在很多跨境就业、跨境居住、跨境教育、跨境医疗等需求,涉及到大湾区三地公共政策对接衔接等。这几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出台的惠民政策,都紧紧围绕通关、居住、出行、创业和税收的便利度提升,让大湾区居民进得来、住得下、走得动。

还有就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比如中央财政经费可以过境、广东财政资金资助课题申报对港澳开放,港澳高校的老师可以申报广东省财政资助的各种项目;粤港两地还有联合资助计划,两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可共同申请项目和立项资助。

记者:粤港澳三地制度障碍客观存在,大湾区是怎么“破壁”的?

毛艳华:重点应放在规则的衔接上。大湾区的标志工程——港珠澳大桥,其成功建设和运营,有着大量的制度创新,不仅体现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体现了体制机制的“软联通”。在这些创新里面,做好粤港澳三地不同的管理、标准、法律等规则的衔接,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标准,内地的建设标准和港澳不一样,怎么办呢?标准就高不就低,谁的标准更高,就按哪个标准来。建设后的运营也是,车行大桥,有香港车、澳门车、内地车,按谁的法律进行管理?在“一国两制”下实行属地管理,在谁的管辖范围内,就按照谁的法律来管理。

在促进规则的衔接上,政府、协会都“有所为”。在涉及公共财政的相关领域,多由政府牵头推动;而在行业领域,各行业协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社会参与。

记者:哪些行业做得比较好?具体是怎么做的?

毛艳华:比如会计行业,会计师的资格认证需要培训、考试,香港和广东的会计师协会达成一致,一些科目、课程在香港和内地互认,解决了资格认定中很基础的问题。现在粤港澳绝大部分行业都建立起了这种“互认”或单边认可的机制。

当然,行业之间也有差异,比如,律师就由司法部门直接管理。但行业协会让业界加强沟通,并提出促进三地专业服务合作的一些意见,推动相关部门提出更多的管理方案来。

记者:您刚才提到,大湾区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加强了营商规则的对接,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打造自贸区协同示范区,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毛艳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制度差异大,因此合作机制更为重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侧重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可在探讨两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上开展合作。

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有一致性,就是要服务西部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可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进行联动探索。比如,促进贸易便利化,可以在贸易大通道的建设、中欧班列开行、多式联运等方面,围绕一体化大市场建设,积极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索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