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关键人

“亩均论英雄”在浙江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已走过了14年。其过程能对四川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什么启示?带着问题,记者专访了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业务负责人苗文斌。

影响有多大?

记者:“亩均论英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苗文斌:首先,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其次,对企业形成了清晰的导向;再次,找准了从资源模式向创新驱动的转型路径;最后,推动了政府数字化转型就前两点来说,我们每年发布改革要求,企业也对此认可,争先创优让他们更能铆足劲达到门槛要求。

记者:推进过程中,有质疑吗?

苗文斌:当然有。我记得曾有质疑声音说:对企业而言,这合理吗?我认为,这好比高考制度,我们只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等重要指标,对他们来说就是合理的。

如何防造假?

记者:“亩均”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园区企业造假怎么办?

苗文斌:改革不能只靠政府,还要企业参与。“亩均”测算确实有很大难度,但也有机遇。

浙江数字经济全国领先,为推动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生产消耗的电费、水费、气费、缴纳的税收等数字都被一个大数据平台所采集,前提是真实的数据,然后实现数据共享。首先实施线上直报、线上审核,企业可以随时查询,评价结果也全部在报纸、网站上公示公开,引导企业参与“亩均”评价。同时,投入100多万元自主研发服务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等多个子系统,加大企业全生命周期运行监测。目前,企业线上填报率达到100%。

记者: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苗文斌:首先感受到了来自落后产能企业的抵触,他们表示了极大的反对。对此,各地政府选择拉长相应时间段,来抹平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

考评依赖的各部门数据也存在着打通困难。为此,2019年,政府印发了《“亩均论英雄”改革有关数据交换共享暂行办法》,实施20个部门35大类数据归集到大数据局。可以说,这是推进过程中获得的最大“副产品”。

对四川有哪些启示?

记者:下一步的方向是?

苗文斌:我们也面临着急需破题的地方,比如,对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探索。目前只是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未来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授权;要进一步探索降低优质企业的成本。

当务之急是继续研究经济大数据,搭建大数据平台,彻底实现数据共享,在社会领域与经济治理领域都要大力推进。

记者:“亩均论英雄”的浙江经验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哪些启示?

苗文斌:我认为可以从试点开始,先让试点地区的企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具体而言,要切入到区域、平台。在浙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的区域与差的区域间,一亩土地的产出相差了10倍,差异过大。因此,要具体区域、具体平台,具体考评。

在我看来,在提升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法制、人文环境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文化、历史等人文因素,发挥发扬四川独特的人文优势能让改革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