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剑 陈宇 王晋朝 曾小清 摄影 尹钢

“传承体育非遗 丰富美好生活”——8月9日,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乐山市乐山广场盛大开演。此次展演活动邀请了四川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非遗共计13支队伍参演,演员达到400余人,充分展现了巴蜀体育历史文化多样性,推动四川体育“非遗”健身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传统体育 魅力无限

8月9日,乐山烈日骄阳。虽然才早上9点,乐山市乐山广场已经人头攒动,随着铿锵有力的喧天锣鼓声,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开场。“展演活动开演正值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召开期间,也是为丰富省运会办赛模式,为省运动会圆满举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系列活动之一。”负责此次展演的四川省体育博物馆馆长秦勤说,此次展演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巴蜀体育历史文化多样性,推动四川体育“非遗”健身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舞台上,精彩荟萃间,一场跨时空的展演讲述着四川传统体育的魅力。独具民族风味的彝婚彝俗娶新娘、彝族式摔跤,上下翻动间,翩如蝴蝶,捷似雄鹰;刚柔并济的峨眉武术,引人屏息凝视;舒展优美的中华太极拳,兼具大松大软与磅礴气势……

当天的表演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条从泸州“飞”来的雨坛彩龙,其绚烂的色彩,磅礴的气势,让人眼前一亮。雨坛彩龙的造型别具特色,与当地建于明代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龙脑桥”的主龙头极其相似,龙头彩绘精美,其形额高嘴短,双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

表演中,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等数十个动作,配合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气势恢弘,引得观众不断拍手叫绝。

体育非遗 源远流长

此次展演活动邀请了四川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非遗共计13支参演队伍参演。表演节目中有5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峨眉武术、沐川草龙、泸州雨坛彩龙、安仁板凳龙、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儿;还有代表中华武术精神刚柔并济的太极拳表演,以及充满民族风情的彝族摔跤等。

“回望四川体育发展的历史长河,各民族创造了类群丰富、风格各异的传统体育项目。从2011年至今,我省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体育健身项目达51项。”秦勤说,“传统文化静水流深,隐于寻常,百姓日用而不觉,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显示着一个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仁板凳龙为例,年近七旬的谭显均是安仁板凳龙达川区的传承人,“我从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现在又教儿子孙子舞龙。”60年的“人龙共存”经历,让他对于板凳龙有着特殊的情怀,“安仁板凳龙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5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谈起安仁板凳龙,这位古稀老人眼神格外温柔。老一辈的传承人初心不改,新一代的年轻人弘扬传统。

“这是我们第二次在省运会中,配套开展四川体育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借力重大赛事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四川优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让更多人感知文化特色、认知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间,将历史文脉的根基扎于人心,这对文化保护起到了双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