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垠

我与《四川日报》的结缘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成都。彼时,物质生活较贫乏,父亲常带我到报亭阅读每日更新的《四川日报》,这成了我初识川报的机缘。彼时的我,还是名学生,只挑拣热门新闻走马观花,对这份报纸承载的厚重历史、理论宣传的境界、副刊的文艺气息则体会不多,唯有毛主席亲笔题写四个苍劲有力的报头大字“四川日报”成了我最深的记忆。当时令我疑惑的有两件事:一是邮亭的阿姨怎么就能数年如一日地更新这份报纸不停歇;二是父亲在报亭怎么就能看几个小时而不移步。如今,我人到中年,终于理解这一份报纸为何让万千读者看得那么津津有味,因为她的站位甚高、内容充实、文字耐读、编排严谨,这可是多少代川报人无数个日日夜夜加班的结果啊!

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因为去外地求学,中断了对川报的持续阅读。当再次拾起她时,已经是2006年。当时,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图书馆的文献中心,《四川日报》被整齐地码放在报栏里。那时我正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已经真正认识到这份报纸对于四川经济社会建设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头版、经济版、理论版和副刊,成了我每周必读、必做读书笔记的版面。当然,我也开始忍不住尝试着给川报投稿,但多次的投稿都石沉大海无回音。

直到2009年,国家首提低碳经济,我就这个主题完成了一篇短论邮寄给川报理论版。没想到,几天后就接到报社理论版主编杨先生的来电,杨先生肯定了我的选题意义,但也指出报纸的理论版要紧密结合四川的经济建设实践加以落地和论述,不能太学术化,而且关键是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结合四川的低碳经济模式建设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而后,我连续修改了3稿,终于在2009年9月10日的理论版头条上以《低碳经济助推四川加快发展》为题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川报文章,真是喜不自禁。

博士毕业后我留校工作至今,不论多忙,我都坚持每年给川报投稿,迄今已发表了几十篇关于四川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文章、笔谈、圆桌话题等。其中,记忆最深的是2012年2月15日在川报发表的《为天府新区建议——新型试验区的后工业化探索》和2013年5月10日发表的《四川化危为机和经济重建的应急思路——对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建议》两篇理论文章。前文获得肯定性批示,后文则作为档案录入四川省志。

70年过去,川报已经从一张党报转变为以“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为抓手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它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川报70岁生日之际,作为长期关注川报的作者,我想把自己写的一副对联赠予贵报:七十载川报思想解放开新局  全媒体传播文化自信谱新篇。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相关链接:

“我与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详情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