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立丹   图片由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提供

【人物简介】

杨琼,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科室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曾获省、市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一等奖,全国培智学校“中西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在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对杨琼的故事总是津津乐道。34年的坚守,她以情感推动学习,以尊重增强合作,以爱心促进沟通,用责任书写着特殊教育岗位的精彩。

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了她将珍贵的爱奉献给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们,也记录了她在特教领域事业的付出。

杨琼带领听障学生同普校开展融合教育活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88年12月,杨琼第一次走进当时的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一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成为特教教师,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她至今记忆犹新。课堂上,她用生疏的手语打招呼,孩子们茫然地看着她,比划了一个她后来才弄明白的手语:“新老师,走。”

逐渐地,杨琼才适应了特教教师的生活,并意识到特殊教育事业是一份爱的事业。“成为一名特教教师,很多时候要抛开羞怯,干起‘母亲’的活。”

她每天早晨一到学校就一头扎进孩子们中间,一直呆到放学。从上课训练坐姿、教说话、教看图,到带领他们学识物、学认字、学唱歌、做游戏,再到组织孩子们训练走步、上厕所、洗手、喝水、吃饭等。每天、每周、每月,一遍遍地训练。

她感受过雨夜送学生上医院,在夜色和泥泞中蹒跚行走的滋味,有过在教师节前收到学生亲手采摘的小花的感动,也有和学生一起参加比赛站在领奖台上的自豪!慢慢地,她能读懂听障孩子们用双手划出的美丽的弧线,爱,成为他们彼此心中共同的语言。于是,她成了听障孩子口中的“甜蜜蜜”老师。

“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雨更催人”。她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细心呵护着他们成长。2019年夏天,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天津举行,她带领6个学生组成四川特奥田径代表队奔赴天津,获得2金5银5铜的好成绩,代表队集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以教研领航,促内涵发展

担任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一颗博大的责任心和爱心。

杨琼先后担任过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唱游与律动教学工作。她坚守课堂教学第一线,把握住智力障碍孩子的特点,注重创设课堂氛围,不断付出真诚与爱心,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杨妈妈”。在课堂教学大赛中,她多次获得过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从一线教师成长为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乐山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委会成员、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杨琼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了特教人的奋发有为。

她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实现了乐山特殊教育科研课题新的突破,主研的课题,连续两届获得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特教教研骨干教师,带动一批“80后”“90后”教师成功申报省级重点课题,并在乐山市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多次为国培、省培教师做专题讲座,向更多的特教教师传递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面对学校“听障、智障、视障”等三类残疾学生个性发展与成长成才的需要,杨琼带领她的团队创建了乐山特殊教育的一个品牌——“梦与阳光”艺术团。

“梦与阳光”艺术团在表演

创建之初,遇到了很多困难。家长的不理解、学生们的不自信等等都成了必须迈过的坎。她通过交谈、会议、报刊和网络等途径,获取外界的成功经验,用古今中外优秀残障人的故事去激励身边的人。渐渐地,他们的团队就像一个大罐子,每一次的排练、每一次演出、每一次比赛,每个人都往罐子里装入自己的情感和爱,走到今天,罐子已经充满了爱和能量。“梦与阳光”艺术团也被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优秀学生艺术团”。

一群特殊的舞者从“小舞台”走上了“大舞台”,开始走入大众视野,节目《心灵的声音》在省、市乃至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紧接着《心光永恒》《春去秋来》等舞蹈让更多人通过表演看见了这群舞者多彩的内心世界。

“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权利。”杨琼鼓励并组织全市智力障碍孩子走上舞台,通过“同一片蓝天 异样的精彩”的演出表达感恩之心,让孩子们相信 “你行,我也行”!她创建的艺术团历经10余年成长洗礼,已经成为乐山特殊教育的品牌,由她指导的舞蹈、戏剧获得5项国家级大奖、9项省级辅导奖。

她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从2017年至今坚持为孤独症患者“送教上门”服务,促进了“乐山自闭症关爱协会”的成立,让40个孤独症极困难儿童家庭得到乐山市慈善总会的20万元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