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现瑞 宁宁 徐莉莎 李强

深一度

在中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中,长三角地区经济融合发展程度高,一体化发展基础好。其中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一体化发展先手棋,正在着手闯出一条“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新路。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如何向长三角学习,一体化发展怎么抓?政府和市场如何分工?跨省园区如何建?四川日报全媒体特别报道组深入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毗邻地探寻——

35.8万平方公里、22.5万平方公里、2400平方公里、660平方公里……说起长三角一体化,这四个数字必须要知道。

第一个数字是全域面积,包括三省一市(苏浙皖沪)共计41个城市;第二个数字是中心区,只有27个城市;第三个数字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只包括3个县;第四个是现行启动区,只有5个镇。

从地图上看,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只占长三角地区很小的一部分,但作用却非常重要。因为毗邻,它像一颗铆钉,把苏浙沪牢牢锁定在一起。

这也正是逐渐缩小的数字背后暗藏的逻辑:推动一体化发展,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示范区不仅是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抓手,也是探路者。其现状如何?有哪些经验?

一纸规划引发的裂变

三地交界处建“水乡客厅”,

河长不再只管一段

8月12日,从嘉兴市嘉善县城一路向北,近半小时后,高楼厂房逐渐消失,代之以成片湖泊和碧绿稻田。50分钟后,我们抵达西塘镇钟葫村,横亘在眼前的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太浦河。

50公里长的太浦河,西起太湖,一路流经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与上海青浦等地,最终东入黄浦江。

2016年10月,嘉兴市嘉善县县城风貌。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的一块界碑,连接三省市。界碑以西,是江苏省黎里镇的伟明村;北边则是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的新池村。由于远离市中心,尽管苏浙沪的制造业都非常发达,但这儿看不到一点城市和工业化的气息。

变化从去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原本无人问津的钟葫村一跃为焦点。

按照规划,未来示范区还将在三地交界处建30-40平方公里的“水乡客厅”,面向全球征集方案,将其打造成为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

看得见的变化已在悄然发生:嘉善公交卡可以坐上海地铁,上海名医定期跨区域来此坐诊……去年12月,钟葫村村民顾峰发现上海医院能刷嘉兴医保卡了,“异地就能结算报销,省时省力。”

生态保护是另一个看得见的地方。

2017年04月20日,嘉善县的一支水源地环保巡河队开展巡河工作

去年10月30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正式启动,苏浙沪创新设立联合河长制度。联合河长们的巡河范围就不再只局限于自己辖区,大家还不时交叉巡河,发现问题就在微信群拍照留言,互通有无。之前的老大难问题,现在一下解决了。

点评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胡坚:

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到齐抓共管,一体化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点首先是人心齐,也就是思想上有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倡导。所以,规划先行,高层推动,对于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一条断头路引发的思考

欲接“断头”,先得“碰头”

示范区执委会的办公地点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从此往西驱车半小时,就来到江苏上海之间的界河元荡河边。河西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岸是上海青浦区。

元荡河宽不过两百米,只要有座桥,步行过桥只需几分钟。河两岸,东边的上海修了一条东航路,西边的江苏有条康力路。

打通断头路

然而,两条大道,都在距离元荡河岸边几百米的地方戛然而止。而两岸村庄,数万人要走动,得绕行20多公里。“一眼看得见,走路要半天。”

把“断头”的两条路合二为一,人们不是没有想过,甚至不需要多少钱。但问题是,“项目虽小,难度很大。”执委会负责基础设施的一位同志介绍,不要小看一条断头路,就因为涉及到跨省,难度就大了。

首先是根本坐不到一起,没有这个沟通协调的机制;其次,各自的标准也不统一,一方原来是两车道,一方是四车道,一方有绿化带,一方没有;再次,钱怎么出,标怎么招?一大堆问题挡住了这条路,也阻隔了两边的数万居民。

转折点就在示范区获批成立。由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市联合派员成立理事会,下设执行机构执委会,执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政策法规组、生态和规划建设组、营商和产业发展组、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组。

其中,生态和规划建设组的一大职能就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经过前期的摸排调查,包括东航路等几条断头路被“拎”了出来,列入第一年的建设规划。

今年初,东航路和康力大道连接工程项目正式动工,9月就将正式竣工通车。

“沟通协商的过程很艰苦。”据参与前期沟通的同志介绍,尤其是在路的标准问题上,一开始双方分歧比较大。“第一次肯定艰难,但今后就对了,照着这个模式干。”

点评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社会发展组副组长吕军焘:

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其中包括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机制的本质是共同的行为规范,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大家一起商量,谋定后动。先有机制,后有项目,而不能相反。

一道“门缝”折射的策略

一体化发展,要循序渐进

8月6日上午,示范区执委会所在地,一场规模不大的通气会竟吸引了几十家媒体到场。原因在于,会议的主题涉及到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教育资源共享。

通气会通报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新闻通气会

“这是全国跨省域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尝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介绍,今年示范区两区一县(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将实现招生、教学、学籍三统一。

但客观来讲,无论是从涵盖的区域,还是领域的分布,都是非常小的。先说区域,仅限于示范区内三个县区,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其次再说领域,这次共享的教育领域仅限于职业教育的3+2,也就是职业中专加大专,不包括本科,就更谈不上普通高校和义务教育。

形象地说,只是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开了一个很小“门缝”。

更远的目标已经有了。陈建忠表示,2022年6月前,示范区计划建立示范区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服务、职业院校学生升学就业的统一平台,探索跨省职业教育“中高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远期目标是在未来3至5年内,示范区计划打破两区一县资源壁垒,建立示范区内产教融合统一平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各指定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示范区开展合作办学。”

点评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社会发展组副组长吕军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涉及面广,任务多,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小切口进入,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由点到面,这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