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梁现瑞 李强

故事

作为长三角地区首批“星期天工程师”中的一员,刘忠云至今记忆犹新。

刘忠云194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64年从上海电机制造学校毕业后,进入当时全国最大的开关厂——上海华通开关厂担任技术员。

“星期天工程师”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为长三角地区乡镇企业提供各种无偿或有偿服务的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出现,打破了科技人员跨体制流动的藩篱,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最显著的“符号”之一。

8月8日,在上海闸北区芷江中路一个老小区,77岁的刘忠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星期天工程师”的历程。


首批吃螃蟹的人:

乡镇企业曾想“砸”20万买下他

1978年春,几个操着常州口音的人直接到厂里找到刘忠云。“他们是从我舅舅家常州横林来的。”刘忠云回忆,“一见面就直奔主题:我们出20万元买你这个人,再给你一个厂和一套房。”

刘忠云被这个“天价”震惊了,当时他月工资才50元。面对“天价”邀约,刘忠云拒绝了,“担心会影响在国企的本职工作。”

当时,长三角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逐渐迅猛,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乡镇企业条件较差,加上户口限制等因素,要引进技术人员是不现实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依靠技术人员的兼职流动。

“人才流不动,先来个智力流动嘛!”既然钱不能“买”走刘忠云,农民企业家就想出法子“蹲点”守着他。盛情之下,刘忠云开始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为长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此时,“星期天工程师”逐渐在社会上兴起。


放出来的活力:

收入从个人独享到三方共享

为规避风险,刘忠云想了个对策:每次外出挣的钱,全部上交给单位。而单位将所得收入的70%上缴工会,剩下的30%再四六分成。

随着1988年初《国家科委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印发,“大家开始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地利用周日兼职工作。”刘忠云回忆,那时每逢星期天,只要穿戴整齐、拎着包往郊区走的几乎都是“星期日工程师”。

1988年5月,上海市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简称星工联)在南昌路47号诞生。“星工联提倡无边界服务,我很自然地就加入了。不夸张地说,当时一些遭遇困难的企业找上门来,都把我们这些工程师当‘财神’。”刘忠云说。

上海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成立大会。刘忠云 供图

在鼎盛时期,上海有四五万名“星期天工程师”,从最开始的按件付费,到按月或按年支付费用,再到参与项目、技术转让获取报酬,“星期天工程师”提供服务的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回顾中的感悟:

市场探索到国家顺势而为,两者缺一不可

“那些年,我还经常去湖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为当地钢厂、矿山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翻阅一本本相册,老照片记录着那些年作为“星期天工程师”的刘忠云走遍长三角的工作画面。

回顾“星期天工程师”的经历,刘忠云觉得,让命运“活起来”除了自身勤勉工作,还有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与时代的进步。“时代在撑我啊!”刘忠云在结束采访时喜笑颜开激动地说。

重拾话题,怀念的价值在于,“星期天工程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国有和民营、上海与周边两种资源的共享,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