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钦

时光催人老,回首26个职场春秋,竟有近16年与新闻有关:6年半市区一线记者,9年区级新闻机构管理者。和四川日报的结缘,刚好25年,与《四川日报》的70年华诞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一路走来,《四川日报》就成了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和普通读者不一样,我对四川日报的阅读学习,一般分为两部分完成:要闻和相关的版面,在工作单位上班时间完成,主要是了解新闻资讯,学习借鉴新闻采编;而“天府周末”四个版面,则在周末集中展阅,主要是陶冶情操,提升人文修养。尤其是在新闻岗位工作时,《四川日报》的主题策划、深度报道、版面设计、标题制作,就成了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样本”。几年前,我还带队到《四川日报》去学习他们的媒体转型发展经验。每每开展重大新闻策划时,大家都会自觉把《四川日报》相关版面带上,争得面红耳赤时,就有人嘟嚷着说:“你看嘛,人家川报就是这样策划操作的。”

我更想谈起的是,我对《四川日报·天府周末》历25年不变一如既往的关注与喜爱。现在回忆起来,我有限的媒体从业经历中,社会、政法、经济、房产,无论所跑的口如何变化,始终没有专职与文化发生着深厚的交集,但也许是兴趣使然,文化却成了我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应对复杂的世界与慰藉内心的一味良药,它安慰着我,改变着我,引领着我,充盈着我。每个周五下班前收拾办公桌时,有个例行的动作,将《四川日报·天府周末》和另两份报纸的副刊版面一并拿上,它们将成为每个周末滋养我的精神食粮。忙完一周的工作,周末抽半天或更多的时间,坐在书房,或者是阳台,品着一杯香茗,在袅袅茶香的氤氲中,品读这些隽永的文字,或悲,或喜,或欣,或悦,心情随着文字表达的情绪而起伏,生活的节奏就不知不觉慢了下来,世事的纷纷扰扰就被抛诸脑外,时光就在阅读中不知不觉缓缓流淌。

都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逢是一种缘分,和一份报纸结下的情结,大抵也如此。2000年夏天,《四川日报·天府周末》将副刊年会确定在我的家乡仁寿黑龙滩召开,而我,因为一年之内在天府周末的封面版发了两篇四五千字的特稿——《飞行勇士与女校长的六十年生死奇缘》《周书先:从退休医生到历法专家》,也接到了参会邀请。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参加笔会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作者,与会全省各地的作者,大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或者是资深的媒体人、著作等身的作家、诗人,只有我,是一个进入媒体行业不足三年的愣头青。就像一名初会基本套路的习武小生,一下冒冒失失地闯入高手云集的武林大会,除了兴奋地看热闹外,全然不知自已是和众多大咖在一起的幸运。

也是在那次笔会上,我认识了川报追踪“长漂英雄”饶茂书的戴老师、妙语连珠的杂文高手詹老师等媒体从业“大佬”,他们各不相同又妙趣横生的文风,让我钦佩。

“谦逊、睿智、敏锐、热心”是一代代川报副刊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大概是四年前,当我偶然得知区县融媒体中心的报纸也可以加入川报发起的全省报纸副刊研究会时,按图索骥冒冒失失地就与川报的人员对接。几天之后,我就收到了一个快递,相关的入会资料、填写的表格和流程图表都在里面。2019年,我供职的区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全省仅有的五家区县融媒体中心之一,成为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的一员而有幸参会,并且捧回了两个一等奖,其中,我个人的习作《苏东坡的故乡》获得了一等奖。

作为一名眉山人,近年工作之余,也业余研究起三苏来,断断续续写了一些稿子。其中,《三苏父子:文章传千古,家风润神州》全文编发在了川观新闻上,实在让人感动。

从“工具”到“引擎”,从“主流”到“新主流”,从“终端”到“云端”,这是70岁的《四川日报》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给出的转型路径。我相信,有着这样一种创新的精气神,《四川日报》在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上会更加行稳致远,“天府周末”将会更加枝繁叶茂,而我,依然会在每个周末,在《四川日报·天府周末》的陪伴下,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

(作者:夏钦,现供职于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