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首语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抗疫战中,这,是无数平凡人的生动写照。


逆行白衣,护卫生命。他们在第一时间放弃与家人团聚,逆行出征,赶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以医者仁心作底,以防护服作铠甲,以精湛的医术作盾牌,组成一支支钢铁队伍,突击病魔,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强防线。


基层尖兵,守土有责。他们是基层民警、社区干部、村组干部、志愿者……交通卡口、大街小巷、边远山村,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保证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这场抗疫战,考验着他们的勇气,也见证着他们的智慧。


党旗高扬,照亮你心。险重任务在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面对疫情,党员们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行动了彰显责任担当,书写了共产党员英雄本色。


凡人英雄,守望相助。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然而灾难当前,平凡的他们却没有置身事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抗击疫情竭尽所能,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守望相助,最终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致敬每一个这样的你。凡人挺身亦英雄!


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在队友的帮助下穿戴防护物品。川报观察记者 杨树 摄

坚守成都主战场 大家抢着上

川报观察记者 任鸿

【名片】

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团队

【心语】

杨铭:对医生而言,病人治愈出院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希望以高治愈率继续做好救治,取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下称“公卫中心”)继续承担着救治境外输入病例的工作。

市民身上的衣服已从冬装换到了清凉的夏装,公卫中心的医生护士们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战斗”在一线——发生疫情至今,公卫中心参与救治了大部分的成都本土病例以及所有确诊的境外输入病例。如果抗击疫情是一场战争,那这里就是成都的“主战场”。

回顾这些日子,公卫中心重症一病区主任杨铭觉得,越是艰辛,大家凝聚力、战斗力越强。

投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以来,公卫中心整体工作量激增,但公卫中心护理部主任万彬从来没有为人员问题发过愁。

“刚开始,光是请战的信息我就收到了几十条。很多妹妹完全还是个孩子,也有累得哭鼻子的,但从来没有哪个说害怕、不愿意干的。”万彬说。

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巡房。(资料图片)

插管,是最可能职业暴露的治疗环节,也有人“抢”着干。

ICU为数不多的男护士杜小彬一听说有患者需要插管,便立马“请战”:“是时候发挥出重症的优势了。以前在应急队的时候,从来没有应过急,现在一定要补上。”

半年多来,“到一线去”成为公卫中心医护人员间的默契。数百名名医护人员陆续投入一线,没上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自发组建了志愿者团队,为一线提供后勤保障。

救治工作挑战很多。对医护人员而言,“罩”在多层防护装备中开展工作需要“忍耐”。因为隔离病房没有护工、清洁工,护士还得照顾病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帮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擦洗身体、处理排泄物。有一天,护士长肖旭钰收到了患者发来的微信,照片里都是护士们干着脏活累活的样子。“他们能看到我们的好,就够了。”对此肖旭钰很感动。

处在成都市的防疫前沿,公卫中心后勤、院感等部门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刚接到任务时,公卫中心一边启用应急病区,一边启动二期装修改造工程,37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改造要求在10天内完成,公卫中心院感科科长段晓菲为此整整熬守了10天。防护物资告急,公卫中心后勤保障科全员加班,有次为了9个医用N95口罩,驱车几十公里去厂家取货……

一切艰辛都值得!杨铭告诉记者,“有治愈患者看到血浆对治疗有帮助的消息,主动表示愿意捐献。这些事儿让我觉得,面对新冠病毒,不止是医护人员、社会各界包括患者,都和我们一起在战斗。”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苏玓,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12小时后,脸早已被口罩勒出了道道痕迹。川报观察记者 杨树 摄

“铁军”经得起细节考验

川报观察记者 吴亚飞

【名片】

陈康

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

【心语】

陈康:这段经历将成为职业生涯中难忘的记忆,我们将继续秉承拼搏忘我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四川援鄂医疗队班师回蓉,回到日常工作已4个多月。8月6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该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陈康还在参与编制抗疫经验的相关书籍。

“援鄂期间,医疗队接到了建设方舱医院的任务,并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疗零事故,人员零感染,患者零返舱’目标,形成了‘方舱医院四川经验’。”他表示,结合前期实践,我们将形成对疾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时光回溯到2月4日,陈康临危受命,带领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代表四川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这是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有72人,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体,由四川省疾控中心、成都市一、二、三、五人民医院、成都妇女儿童中心、成都市血液中心等医护人员组成。

接到任务后,陈康紧急开展队伍组建、防控训练、纪律培训等工作。“当时武汉疫情不明、不知具体任务,更不知要建方舱医院,”陈康回忆,队伍中弥漫着“川军出征”的悲壮气氛,然而,想到汶川特大地震时,湖北人民给予四川的无私大爱,想到我们身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全体队员怀着报恩之心和“逆行”的勇气,向武汉出发。

抵达武汉后,2月10日下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命令: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立即到达武汉国际博览园,勘察现场,建立武汉汉阳方舱医院,次日收治患者。

接到命令后不到20个小时,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就完成了方舱医院的院感防控、批量收转、医疗救治、紧急抢救的场地改造、设施布置、流程设置,以及协作单位人员培训和整合,把一个会展博览中心改造成为收治传染病人的临时医院,收治患者475人,比指挥部命令快了4个小时。

如何做到的?陈康坦言,是因为使命所在,面临挑战时,大家都能迅速从医疗救治型人才转变为医疗组织和管理型人才。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个信念,建一个‘诺亚方舟’,让病人得到照顾,公众得到抚慰,同时也报答了汶川特大地震时湖北对四川的帮助。”陈康说。

“在援鄂期间,我们完成任务使命,做到全队队员‘零感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铁的纪律。”陈康坦言,在武汉期间,陈康制定了一份“驻地纪律和防护制度”,要求每位队员必须无条件遵守:严禁串门;任意两人会面严禁摘取口罩,一人摘口罩,两人受处罚……

陈康表示,我们到武汉目的是为了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绝不允许因自身失误削弱队伍战斗力。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队员们宣誓出征。川报观察记者 郝飞 摄



援湖北

3支疾控队

10支医疗队

3名国家单独抽调专家

1463名援湖北医务人员

援黑龙江

4月11日,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将赴黑龙江绥芬河支援当地疫情防控。

援北京

6月23日,四川省派出由4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检验检测队,赶赴北京,协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工作。

援新疆

7月18日,四川省援疆核酸检验检测队医务人员共20人,出发支援新疆,协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工作。

援国外

3月12日,四川5名专家随国家首批援意医疗队驰援意大利。

4月16日,四川12名专家赴埃塞俄比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月10日,吉布提总理卡米勒为四川援吉专家授予独立日国家勋章。

8月4日,10名四川医疗专家从成都启程,赴阿塞拜疆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6月30日,全省确定705家发热门诊、226家定点医院和9449张床位,储备54家后备医院、7759张床位。


设置发热门诊705个,同时在全国较早设立发热哨点诊室4527个。


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计排查湖北全境、黑龙江、吉林中高风险地区和北京中高风险地区入(返)川人员127023人,累计核酸检测117870人次,阳性检出7例。


截至6月30日,全省共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945个,累计集中隔离管理48066名密切接触者,最大力度的发现传染源和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