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绦虫和线虫咋个区分哦,为啥子用这个药解决不了问题呢?”“200斤的牛用3片药,那150斤的牛该怎么用药?”“最近天气炎热,如何防范病害?”7月10日至7月16日,在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的10余个养殖场里,肉牛养殖户急切地请教前来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的“牛医生”们。

这些“牛医生”,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马晓平、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曹伟、凉山州农科院畜牧所所长符俊等组成的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74团。其中,马晓平既是74团首席专家,也是四川省肉牛创新团队肉牛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岗位专家。

“这几天当地的气温并不算太炎热,但在个别牛场由于不通风、不通气,牛场温度过高,这将导致母牛容易中暑甚至是流产。”马晓平告诉记者,对此,专家团特别强调要及时通风换气、增设风扇给肉牛降温和自由饮水,同时,养殖户要做好日常消毒防护工作,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日常防范工作。

专家团还与地方畜牧主管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经行座谈交流,就肉牛养殖存在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模式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走访过程中,专家团逐一查看了牛圈修建、草料、疫病防控等细节,并对个体养殖户进行了肉牛养殖技术指导。“饲料是养殖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饲料配比和堆放是重要因素。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也可通过将牛粪干湿分离后变卖牛粪购买草料,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经济收入。”针对草料消耗大的问题,符俊说。

从2020年至今,专家团相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对于这群“牛医生”,盐源县梅雨镇谭必友肉牛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谭必友有着道不尽的恩情。“盐源县梅雨镇比较偏僻,来返山路崎岖,懂得现代肉牛养殖技术方面的人很少,我们只能自己琢磨,看着生病的肉牛心急如焚。”谭必友告诉记者,他是幸运的,经过专家团带来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一头头病牛痊愈了,今年,养殖场一头病牛都没有,养殖场的发展规模也在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