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除了大量前所未见的器物,一同公布的还有6个祭祀坑出土象牙数量的最新统计。截至目前,6座坑已清理出象牙678根(段)。

作为古蜀文明的两次发展高峰,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在2001年,金沙也曾因发现数以吨计的象牙和象牙器,而成为考古学上一大奇观。

如此数量的象牙,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不仅是惊喜,更是巨大的挑战。

“一触即粉”

刚出土的象牙有多脆弱?

象牙起初非常坚固,是因本身富含的无机矿物成分和有机纤维蛋白。这两类成分就像象牙的“筋骨”,无机物赋予象牙硬度和刚度,而纤维蛋白则赋予其弹性和韧性。但在三千多年的埋藏过程中,其中起粘结作用的蛋白质早已降解殆尽,象牙又还没有变成化石。

再加上经年累月的腐蚀,象牙内部形成了较大的空洞,牙壁最薄处甚至仅有几毫米,就像我们伤至牙髓的“蛀牙”,虽然保有完整外形,但内部已被潮湿的泥沙填满。

此时的象牙,就像一个“脆皮雪糕”,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失水”开裂。加上光照、微生物的侵蚀与降解,象牙表面也会迅速变色,原有的裂隙增宽,甚至产生霉变等新病害。最终完全变成粉末,不复存在。

争分夺秒

怎样给千年象牙做“保养”?

毫不夸张地说,象牙从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开始,就给考古和文保工作者按下了倒计时。可惜,直到科技发达的今天,象牙保护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更别说是在20多年前。

当时还没有成熟的象牙保护方法可以借鉴。为让生命“垂危”的金沙遗址象牙尽快得到保护,文保工作者不断进行尝试和实验,终于找到了几种相对简便且有效的“保养”方式,为后续研究更安全的保护方法争取了时间,也为当下三星堆象牙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原生态养护”——就地回填

虽然在埋藏过程中象牙的蛋白质会流失,但是出土后环境和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失水开裂等问题,才给象牙带来“致命一击”。因此,考古工作者采用最原生态的方式——将挖出的象牙进行绘图、照相、摄像等记录工作后,又回填到原来稳定的埋藏环境中。如今大家在金沙遗迹馆看到的“土堆”下面,其实还埋藏着不少象牙。

“物理防护”——有机硅胶临时灌封

“这里面是什么溶液?有什么作用吗?”看到象牙展柜,常有朋友会问。这其实就是文保人员找到的另一种象牙保护方式——有机硅胶封护!里面的溶液就是有机硅胶。

2001年金沙象牙出土后,文保人员通过材料筛选、失水和光老化等多重实验对比发现:将象牙嵌封在有机硅中,不仅能有效地隔绝空气和水分,使象牙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同时硅胶与象牙本体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安全性高;且硅胶透明无色,还能方便随时监测情况。

更特别的是,硅胶封装象牙后易于剥离,且剥离后的象牙本体与出土时没有变化,可以为以后象牙的进一步保护提供很大方便。

“生物保养”——新型生物材料加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的恒温恒湿实验室里,让人好奇的是,一根剥离硅胶正在进行脱水加固的象牙样本为什么可以暴露在空气中呢?

其实,象牙保护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像其他文物一样,以它本来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因此,利用硅胶封护争取的时间,文保人员也从未停下研究其他保护方法的脚步。这根正在恒温恒湿实验室里“保养”的象牙,就是文保专家们使用新型生物材料加固的样本。这种方法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工程学的方式,力争恢复象牙的机体机能,使其暴露在空气中也能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同时,在实验室里对它的保护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和检验。

而对于在普通环境中裸露展示的象牙,除了使用新型材料进行加固,还会进行日常的“保养”,来防止它们的风化开裂。

象牙保护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文保工作者的努力。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希望象牙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更好地保存,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看到这些历史瑰宝,同时为未来的研究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