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乡村寂静的夏夜里,多数农家早已熄了灯火。偶尔有一两只萤火虫飞到窗前,那一闪一闪的萤火,给沉闷的夏夜添了几点灵动。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简单来说,是萤光素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的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正是萤火虫独特的发光行为,使之成为一类重要的观赏性昆虫。

在中国昆虫文化中,萤火虫与蝴蝶、蟋蟀齐名。这小小的生灵,不知触发了古今多少诗人的灵感与情思,成为文人雅客的宠儿。

早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东山》中,萤火虫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其中“町畽鹿场,熠燿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唐代诗人杜牧,写下了千古名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个“流”字,就将萤火虫的灵动、轻盈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萤火虫依然经常在流行歌曲里出现,它们浪漫的身影、闪耀的短暂生命,都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思绪。

令人扼腕的是,这种千百年来引发中国人诗意美好的物种,近些年却遭遇了生存危机。曾几何时,夏夜不小心踏过一片草丛,便会有大量萤火虫涌出,在黑暗中起舞。不知不觉间,它们却正在慢慢消失。

近几年,一些城市商业活动也打起它们的主意,往往打着萤火虫放飞、科普、浪漫的噱头来吸引公众,但背后的真相很残酷——城市的栖息地碎片化、光污染、水污染等都将导致萤火虫无法长时间生存。

萤火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生活。其实,在四川就有很多地方可以观看野生的萤火虫,比如川西山区,甚至夏夜在成都青城山、天台山一些小水沟附近都可以看到萤火虫的踪影,大家如果真的喜欢可以去这些地方文明观赏。


物种小档案

世界上已知萤火虫有2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分为陆栖和水栖,全世界仅发现了8种水栖萤火虫。它们对环境较为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其发光机理及体内的荧光素酶和荧光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检测等领域。

本期主创:

撰文/邵明亮

摄影/赵力

海报设计/沈晓颖 张珍

特别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