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7月16日,《四川日报》发起“我与四川日报”征文活动,邀请读者讲述与《四川日报》的情缘故事。

作为《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启动的第一个活动,征文活动受到追捧,启动两天来,其热度一路走高。截至7月18日下午18时,仅在微博,就有上万网友围观,送祝福。更有带着温度的稿件从四方涌来,将个人和《四川日报》的相识、相伴、相惜过往娓娓道来。这些涌着真情,装着回忆的故事,流动于卷,勾连起创刊70年来,《四川日报》高举旗帜、牢记使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四川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相濡以沫的真情实意;也记录历史、传递温暖,串起了巴蜀大地上一个个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展现出四川人民踔厉奋进的动人风貌。

网友@自信75826留言,祝福《四川日报》能“始终继承传统”;网友@小花则期待“继续和《四川日报》同行,一起向未来”;网友@莫所肩负则深情表白“爱你如初”;网友@多得多则祝福《四川日报》“永葆青春,活力多多”……

一纸风行七十年,墨香温暖你我他。不少读者将自己和《四川日报》的深情厚谊,化作一行行文字,娓娓道来。省残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李鹏在来稿《一字一句总关情》真情流露,“感谢川报(《四川日报》),为伟大时代留住可以触摸的永恒记忆,为许多像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搭建起文学创作的圆梦舞台。”他回忆,自己曾多次参与《四川日报》的征文活动。在此前举办的征文活动里,他以旅居国外的姑妈每次回家“吃、住、行”的变化为线索,创作了《姑妈的三次回家》,折射出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发表在《四川日报》。他介绍,这份报纸还被他寄送给国外的姑妈,作为宝贵的礼物珍藏至今,成为一家人温暖的记忆。

刘敬宗是我省一名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在来稿《川报助我成长》里,他分享了自己和《四川日报》一起成长的故事。他介绍,“工作性质,决定了我要经常深入农村,我就利用手中的笔和本子,背着专业相机,或采访,或拍摄,总之下乡一次就会收获满满。回来之后就分门别类,把自认为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整理出来,或投稿《视觉四川》或投稿文字新闻,并配以插图,就这样,我交到了许多面对面都不认识的记者朋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帮助我成长。”

贾海是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来稿《<四川日报>,我的老朋友》里,他介绍自己和《四川日报》相识40年。如今,《四川日报》已经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精神家园。他写到,“与《四川日报》相处相知的日子里,我更加明白,思想,使我们的生活情趣更接近高尚。在思想中,我们将获得一种别致,绝胜一套华衣优雅惹人得多……与《四川日报》相处相知的日子里,我获得的是思想、真实与快乐。”

据了解,《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活动将持续至2022年8月30日,欢迎读者朋友围绕《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实际进行写作,讲述您与《四川日报》的故事。来稿请发至邮箱zhoumo182@qq.com,咨询电话:028-86968835。邮件需在主题处备注“七十年征文”。

需要提醒的是,来稿须为本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含报刊、网络等)的作品。体裁限散文、随笔、图片。其中,文章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图片每组不超过10张。文后请附本人工作单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