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刘志杰

“小镇做题家”,一个网友们原先用来“自嘲”自己家境贫寒、擅长应试但视野一般的词,却因被某媒体误用成“嘲讽词”,近期被关注。虽然对“小镇做题家”的嘲讽未必能刺痛每个寒门学子,但仍需十分警惕。

“小镇做题家”,出身贫寒、家乡更是“十八线”小镇那般不起眼,却有顽强的毅力——拼命学习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主要办法。他们是完完全全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考入大学的,是拥有梦想的一群人。哪怕他们逐梦的成本比一些同龄人高很多,也依然不曾放弃心中的光。单从这一个角度,勤劳的“小镇做题家”们就值得尊敬。

“小镇做题家”是分布在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平凡的你我他。现实固然残酷,他们中大部分注定平凡,也会经历失败,但失败不丢人,平凡更不丢人。他们相较父辈已经实现了眼界或阶层的提升,这是一种成功;他们勤奋努力修炼内功,在各行各业都贡献着自己或多或少的力量,成就社会进步发展的不平凡。“小镇做题家”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言人,他们摸爬滚打的经历,也成为鼓舞每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放弃梦想和努力的精神力量。

张桂梅校长对山区女童爱之深责之切,为了让他们能改变命运,不惜采用死读苦读、题海战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我们只有这个办法了。”中科院黄国平博士在论文致谢中写道:“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俞敏洪高考三次才考取心仪学校,创办了新东方,又带领像董宇辉这样出身寒门的年轻人转型直播,助力乡村振兴……或许贫寒出身的学子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耗尽心力才能去争取到那些可能本就稀松平常的东西,但当我们看到一批批山区学子的命运被改变,看到落后山区的面貌被改变,看到那些“小镇做题家”对社会无声的贡献,就没人能否认这份“笨努力”的价值。命运打不倒心中有光的人,心中有光的人也能如“燃灯”一般,照亮别人泥泞却有方向的路。

我们不仅要尊敬分布在社会各领域的平凡“小镇做题家”们,也要真心关爱和善待他们。如果可以,没人愿意选择坎坷和泥泞。公平是他们唯一的诉求,也是捍卫一个社会希望和信心的根本要素,因此我们要不断捍卫基础教育、招聘等各领域的公平,坚决杜绝歧视和“后门”。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做大蛋糕,一个更有活力、人人发挥创造性的社会,才能避免资源挤兑,也才能给“包括小镇做题家”在内的每个人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