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2022年7月7日

农历六月初九

我们迎来了

近期体感最为明显的节气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时节,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温会持续升高。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今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21.3℃,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紧接着凶猛高温还会来。

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那么小暑、大暑哪个更热呢?


其实大暑和小暑,两者之间经常“没大没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有些年份是“小暑连大暑,有米懒得煮。”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自小暑开始,空气中有热风吹来。过五天,蟋蟀上墙避暑。又过五天,雏鹰开始练习飞翔学习击博之事。



1

食新

 小暑时节,一些粮食已喜获丰收,我国各地有“食新”的习俗,即吃新米、喝新酒。


2

晒物

 六月(农历)徂暑,上无纤云,下有热浪。烈日烤人,但暑热之时,正是晾衣晒物最好的时候。


小暑之后,临近大暑时节,北方陆续进入雨季,往往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来了雨水又泛滥。

3

消夏

 如何消暑、应对苦夏?现代人的答案是,怒吹空调,暴食冷饮。古人则说,“隐伏避盛暑”,最好能退藏于云雾山中。


最近流行的桨板、溯溪等运动,都是消夏避暑的新玩法。这个夏天,不妨到绿水青山间,体验一把吧。



夏不宜极凉。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天是温度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在小暑节气中,7月16日开始进入“三伏”中的头伏(初伏),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伏”即藏伏的意思,人们此时应当减少外出,以躲避暑热。


养生,则要注意劳逸结合。由于此时开始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人们出汗多,消耗大,更应当注意对身体的养护。同时,伏期养生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食用冷饮、直吹空调或者将温度调整过低,否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此时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经过露打雨淋,含有的水分很高,表面看起来是干的,可是经过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长久坐在上面,会诱发疾病。



如果古时候有朋友圈,诗人杨万里在半夜被热醒后,或许会吐槽一句,“夜热依然午热同”。诗人们把关于小暑节气的风物情感,都写进了诗句里,一起来欣赏吧!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鸇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销暑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

设计 张 珍

整理 周志敏


参考文献:

[1]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北京:中信出版社

[2]李学峰《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北京: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