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高杲 郑志浩

川渝间的铁路已有多条,仅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铁路通道就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等4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的当下,如何用好铁路通道、让通道经济更好发挥作用?川观新闻记者邀请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官员一起探讨。

嘉宾


戴  宾      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

田永秀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心负责人

刘  勋     内江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看历史

沿铁路布局,城市拔节生长

川观新闻: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重庆以及沿线的10余个城市拔节生长。怎样看铁路通道在成渝城市群生长、壮大中的作用?

田永秀:城市是资源和人口的聚集,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基础。成渝铁路作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直接改变了成渝地区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前,城市的发展都是沿水路而生,而江河水路它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很难改变;但铁路不同,它是现代文明成果,铁路布局往往要考虑沿线城市、资源开发等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成为了巴蜀地区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促进了资源要素的流动。便利的运输条件,也刺激了一批新工业的诞生,铁路沿线诞生了上百个大中型企业,沿线大规模的工业布局使成内渝经济带初具雏型。可以说,铁路交通推动了成都、重庆、资阳、内江、永川、大足、荣昌、铜梁等10多个沿线城市的发展,地方的市镇也得到发展,形成了以成渝铁路节点为中心的城市带。

刘勋:以内江的制糖产业为例,得益于成渝铁路的开通,内江开启工业化制糖的新篇章,内江的蔗糖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甜城”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一度成为成渝之后的工业重镇“内老三”。

戴宾:成渝铁路的意义更在于其对川渝地区发展带来的持续的、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涵盖了现代工业布局、交通线路布局、城镇发展格局以及空间发展格局。可以说,成渝铁路搭建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骨架”。

比如,在现代工业布局方面,成渝铁路的通车引发了四川现代工业沿铁路干线“渐进式”“阶梯式”布局。以成渝铁路为干线的“主动脉”在沿线地区又相继修建了109条专用铁道、专用线,延伸了“毛细血管”。

在交通线路布局方面,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铁路线路走向与成渝铁路大体一致,形成了多层级、多结构的成渝南线,达成铁路、遂渝铁路、成南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成资渝高速公路等形成了连接成渝双核的北线和中线,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成渝双核型点轴发展的空间格局。

思发展

需求是原动力,优产业促合作

川观新闻:成渝“双核”直线距离300多公里,铁路通道却已有4条,且功能有所侧重和不同,在国内极为罕见。如何看待不同功能铁路对川渝两地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戴宾:这些铁路通道,既有客货双运的铁路,也有客运专线,它们和其他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快慢结合,将形成多方式、多功能、多通道的交通网络,推动“双核”之间双向互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夯实成渝发展的主轴作用。

刘勋:高速铁路载客量高、快速安全、舒适便捷、能耗低,可以大大提升沿线城市发展活力,促进成渝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普速铁路有利于弥补沿线乡镇交通运输短板,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

田永秀:铁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建设。成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稠密、产业最集中、城镇最密集的区域,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约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成渝之间加大通道的建设,正说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这样旺盛的需求。从现实来看,这些通道也极大地促进了成渝地区沿线城市的发展。

川观新闻:在您看来,川渝两地尤其是沿线城市,如何用好铁路通道,推动发展?

田永秀: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原动力,交通廊道上的各个城市都需要乘势而上,找准自己在“双圈”里的定位,并尽快完成产业升级,站到产业发展的前沿。

戴宾:要发挥好铁路通道对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进一步做强“双核”,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对于沿线城市,要用好铁路的“桥梁”作用,积极融入成渝两地的发展中,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刘勋:借助铁路通道的优势,内江将强化通道枢纽建设,一方面,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织密城际路网等,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能级;另一方面,探索发展高铁物流,增强铁路货运功能,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

成渝之间的铁路也搭建起一座座合作的桥梁,这有利于内江推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城市间的合作。比如,借助高铁的带动作用,内江可以招引成渝企业,开展人才柔性引进和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研发在成渝,生产在内江”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