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仕复单人照(受访者供图)

川报观察记者 范芮菱

英烈名片


彭仕复(1901-1944),四川蒲江人,国民革命军第178师第532团上校团长。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在华发动豫中会战。13日,彭仕复率部转战到河南新安县河上沟村。日本3架飞机轰炸,数门山炮轰击金斗岩,战斗激烈。池县日军200余人袭击团部,彭仕复率领士兵向敌人冲杀,被榴散弹击中殉国,年仅43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赐彭仕复为少将。1947年9月18日,入祀成都忠烈祠。198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彭仕复为烈士。9月3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彭仕复等3名川籍英烈名列其中。

“感谢国家,这是国家对父亲为民族抗战的认可。如果父亲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非常高兴的。”9月3日,91岁高龄的彭杰洲,在得知父亲彭仕复入选第三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后,特别激动。“当年,父亲在率领士兵向敌人冲杀时,不幸被榴散弹击中,壮烈牺牲。在我和家人心中,父亲是屹立不倒的英雄!”

1944年5月,时任第178师第532团上校团长彭的彭仕复,奉命在新安县阻击日军,掩护友军撤离。在激战里,彭仕复率领部下奋勇杀敌,不幸中弹牺牲。

当时,彭杰洲才15岁。虽然已经过去70余年,但父亲的形象一直深刻在他脑海。“他是很能打仗的。周围的人都说,遇到打不下来的队伍,只要彭团出马,就能打赢。在外,他是英武的军人,但是在家,他是对我们非常慈爱的父亲。”

2017年的5月,让彭杰洲印象格外深刻,因为那是他与父亲的再次“相遇”。”在那一年,他找到了位于河南新安县南李村镇马沟村的父亲的埋骨地。“当时,站在父亲墓前,童年的记忆、对父亲的思念和感谢,不断涌上我的心头。没想到还能在有生之年,找到父亲的墓。”

为了感谢马沟村的人民把家中的烈士掩埋,并且悉心清扫墓碑数年,彭杰洲的妻子、有着50多年幼教经验的李晓珍每一年都会去当地村镇幼儿园支教,以报答村民们的守护之情。“其实我都没有见过我的公公,但是还是要感恩,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每年都来支教,每年都来扫墓。”李晓珍说。

在彭杰洲的家中,一直存放着父亲的遗像。照片中的,彭团身着军装,目光炯炯有神,有着军人的英姿飒爽。彭杰洲告诉记者,由于未找到父亲的其他遗物,因此,这张照片成了彭杰洲的寄托。他会不时把照片拿出来看看,同时也会把父亲英勇杀敌的故事,讲给子女听,希望能把他的那份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