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成都观察 王柳

6月30日,成都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揭牌成立,汇聚首批10家职业(技工)院校、30家重点制造业企业、10家重点人力资源机构。据悉,这是全市首家以制造业为主的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旨在整合重点企业、职业(技工)院校、人力资源机构等各方优势,搭建校企互通的合作平台,通过保用工促就业、稳就业促发展。

成立仪式上,发布了《成都经开区2022年度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工作要点》,并签订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签约仪式,落实岗位实习143人,预计建立7个“订单班”,定向培养技能人才380余人。

校企合作共赢

每年培养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

近年来,“招工难”和“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成都经开区来说尤为如此。

成都经开区有高等院校4所,高职院校9所,中职学校4所,技工学校9所,在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近9万人。同时,成都经开区拥有10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021年全年整车产量104.3万辆,汽车产业产值1535亿元。

为解决招用工信息不对称、人才供需失衡等现实问题,该区由政府“做媒”、校企“联姻”,让人力资源、岗位资源走向市场化、联盟化、共享化。

成都经开区人社局副局长杨康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意愿强烈,但是缺乏有效路径和渠道。要促进产业优势和院校优势有效结合,关键是打通校企合作的堵点,于是,我们成立了由政府指导,校企主体,实体化运行的成都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育联盟,争取实现每年培养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成都经开区技能人才培养联盟首届会长欧庆民介绍,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我们梳理了6个大项,19个小项的重点任务,比如:年内落地5个以上订单班、优化升级1个公共实训基地、组织开展不少于4场的技能培训活动等。

人才赋能产业

订单式培育更加精准

准确记忆每个螺栓拧出时的圈数,在黑暗中精确预估身体与变速器、工具车距离……3分43秒的时间里,在蒙眼状态下,62个汽车变速器零部件被有序规范拆下、装回,仅用普通工人四分之一的时间。仪式上,由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组成的“变速器盲拆装”技能标兵队伍带来的技能展示引得全场赞叹。

据悉,近年来,为确保职业教育不与市场需求脱节、不与产业发展背离,成都经开区通过“引企入校”方式打造了校内教学工厂,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训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成都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育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以汽车产业为例。神龙汽车的招聘负责人介绍,神龙汽车一直以来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去年我们在用工旺季时,通过人社部门帮我们挖掘院校资源,所幸解决了缺工难关。现在联盟成立后,我们通过该平台,签署了学生岗位实习合作协议,将为企业培养更多定制化的专业技能人才,避免用工难、用工荒。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何明松介绍,职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多岗锻炼,既让学生提前熟悉了企业文化,获取了一线实操技能,更保障了学生顺利就业,目前,首批43名学生已经和神龙汽车签订了实习协议。

成都经开区人社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