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临近暑假,热浪扑面而来,红色旅游掀起热潮。连日来,在泸定桥景区,尽管桥上晃晃悠悠,但仍止不住大量游客上桥走一趟,体验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艰险。

“泸定县内以泸定桥为主的红色遗迹数量多、类型多元、保存完好,拥有红色五级旅游资源5个、四级旅游资源12个。县城中的街道和巷子还以当年飞夺泸定桥的人物、勇士、战斗地命名。”泸定县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文物股股长叶丹介绍,泸定这座川西小城,成为全国“长征精神”“两路精神”最佳承载地、见证地和重要的叠合地。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决策部署,去年12月底,甘孜州全面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泸定县作为大渡河畔的红色名城,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示范样板典范。

项目引领  红色精神助传承

在泸定县大渡河畔勇士路,矗立在山间的巨大红军头像凝望着前方,雕塑前设置的13根铁索倚靠青山,滔滔大渡河水汹涌向前,呈现出雄壮巍峨、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

据悉,根据红军长征在泸定境内的行军路线、重要历史事件及文旅融合发展等需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整体空间布局形态为: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中央红军涉藏地区最红记忆展示带、北部“泸桥记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化林岁月”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南部“磨西故事”文旅融合发展区,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立足“建设国内一流沉浸式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规划面积38.27公顷,估算总投资18亿元。此外,2021年以来,泸定县与四川能投文旅集团合作,投资2.05亿元实施泸定桥景区提升工程,完成滨河广场改造、勇士路改造等十个项目建设。

位于泸桥镇丰碑路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是全国首批命名的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今年,投资3950万元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已基本完成展陈提升,投资1850万元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文物征集工作预计年内完工。在提升工作中,纪念馆引入互联网、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将其打造成独特的长征精神现代体验场所,创造独特的历史顿悟、红色文化体验、情境沉浸。”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馆长郑全勇介绍。

通过项目引领,目前泸定“一桥一隧”工程基本完工,“大转弯”片区改造、高速公路连接线绿化提升、长征干部学院临河步道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泸定桥东西两侧、泸定桥景区游客中心等3个片区拆迁改造即将启动,投资2.98亿元的长征干部学院泸定桥分院二、三期项目正抓紧推进......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分院二、三期建设现场      

文旅融合 红色文化赋新能

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泸定县“建设”与“保护”同步前行,结合新时代特点,深入推动长征精神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在丰富的红色资源背景下,泸定县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实施“红色铸县”工程,围绕红色景区建设、红城品质提升、红色研学提升、红色乡村建设、红色产业培育。 让“红色旅游”成为潮流,,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泸定县兴隆镇化林坪村保留了大量红军战斗故事和红色记忆,留存有红军花、红花椒、红石头等丰富的“红色场景”。“近年来,化林坪村依托‘红色文化+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长征主题文旅特色村寨,同时不断发展绿色产业。目前,该村发展的4500亩花椒年产值在1100万元左右,全村人均每年靠花椒收入8000多元。”泸定县兴隆镇包村副镇长骆禹介绍。

同时,结合乡村建设行动,泸定县将化林坪建设成为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特色村寨。同时,以化林坪“古道红村”旅游区为核心,整合牛背山景区、杵坭樱桃谷景区以及飞越岭、娘娘山二郎山、兴隆老街、冷碛老街、盐水溪老街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高原生态观光、红色拓展运动为主要功能的片区,并加强岚安革命遗址保护利用。

通过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泸定县将建设一批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特色村寨,以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既要被挖掘好、保护好, 更要被充分利用好。“近三年来,泸定县累计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革命文物保护,8个红色文化遗址申报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抓住泸定列为‘全省全域研学试点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红色研学、红色文创等新业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探索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红色泸定 康养福地’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叶丹介绍。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的建设对延续长征精神有重要作用,能够积极带动泸定县的文旅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继续谋划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桥核心展示园二期等项目,努力将泸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红色旅游目的地。”泸定县委宣传部部长王顺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