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摄影报道

天府之国,夏播正当时。这几天,千里沃野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次成为讨论热词。

“前期设计规划如何真正有效落地?”“如何保障建设后田块增值?”6月9日至10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川西片区培训会在汉源县举行,来自雅安市、凉山州、攀枝花市、甘孜州4个市州37个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场集中学习和交流探讨。

现场聚焦

看得见的效益让农民腾田种粮

6月9日,在汉源县九襄镇堰沟村,一片梯田式高标准农田正在进行完工前的最后施工,这里是汉源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节点区域“山泉梯田”山地稻蒜轮作粮果间作示范园。农时不等人,在一旁已经完成建设的农田上,大豆正在进行播种,等待着今年秋后的丰收。

芒种后,汉源县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上秧苗正绿

“汉源县农田的附加值很高,大家能够接受从经济林种植改为粮食种植吗?”在堰沟村的建设现场,参会干部向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勇提出了问题。

“我们开了很多次村民代表大会,现在的支持率能够达到90%以上。”刘勇说,而如此高的支持率,得益于看得见的综合效益。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实施前,堰沟村的这片地全部为山坡地,当地农民以桃、李等经济林种植为主,亩产值能达到2万元以上。

全部种果树保障不了粮食安全,全部种粮食影响着老百姓的收入。如何引导群众在腾退果园的同时保障效益?当地因地制宜做好前期规划,提出了“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的种植模式。

“堰沟村有很多年的蒜苔种植历史,在我们的规划里,小春季节,农民在稻田里种植大蒜,每年2月份开始收割早蒜苔,平均亩产值在9000元以上,蒜头平均亩产值4800元以上。此外,农民利用田坎种植水果,平均亩产值4000元以上,再加上水稻种植收益,亩综合产值可以达到2万元。”刘勇说。

据了解,近年来汉源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2021年1.19万亩建设任务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22年3万亩规划任务将在8月底前全面开工。

不只是汉源县,近年来,全省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多个典型案例。

交流中,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贺文介绍,当地通过强化宣传发动群众、严格把控实施程序、加大资金筹集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等措施,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4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2.22%。

“米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种植模式多为稻菜轮作模式,通过三网等工程措施建设,较好地改变了种植区域落后的生产条件,原有种植模式得到了改变,种植水平明显提高。”贺文说,数据统计,通过田型调整后的设施蔬菜亩均增产380公斤,亩均增收1900元;水稻亩均增产100公斤,亩均增收240元。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区域已建成稻菜产业基地10万亩,年产蔬菜50万吨,实现产值17亿元。

汉源县九襄镇正在施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下一步规划

多措并举保障高质量完成任务

“去年,全省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共492.85万亩,超额完成中央下达任务。”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中央下达四川新建高标准农田4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40万亩的目标任务。

截至5月底,全省2021年立项项目结转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316.4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45万亩。

时间紧,任务重,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仍需高质量完成。

为此,会议要求:

加快推进2021年立项项目的扫尾工作。施工进度滞后的县,要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建设工期,在保障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建设任务。已完工的县及时组织县级初验,拨付建设资金,抓紧申请竣工验收。

要加快推进2022年立项项目前期工作。近期,各地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项目县要抓紧开展财政评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压茬推进、无缝衔接,力争实现“当年任务、当年完成”。

还要加快推进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据透露,目前部分地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支出进度较慢,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各地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到位各级财政资金,并及时拨付补助资金。

最后,要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田间地头,听取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意见,充分论证后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库,确保项目达到“可实施”的要求。市级要赴实地抽查审核,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严格把关。

除了现场参观,此次培训会还邀请了省、市相关领域专家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监督评价工作、项目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