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婷

8月30日,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在泸州古蔺举行。论坛首场成渝诗人对谈的主题为“成渝诗歌在当代诗歌发展的作用”。

在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西南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诗评家蒋登科主持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重庆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李钢,“第三代诗歌运动”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尚仲敏,知名诗人喻言,学者诗人邓翔,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诗人邱正伦同台对谈,畅聊成渝诗歌在当代诗歌发展的地位和影响。

主持人蒋登科

在傅天琳看来,四川和重庆两个地方的诗人多,可能有很多原因。她分析,首先成渝两地地理位置很有特点,同处于亚热带,这个地方气候温润、土地肥沃,草木四季常青,所以我们的树都不像北方,冬天都不落叶。再加上千年时空中飘散着李白、杜甫、陈子昂、苏东坡等等千年不散的诗歌气息,使我们重庆、成都两地的人不写诗都不行。这次活动来了很多年轻人,有些人的名字我以前听说过,但没有见到过人,这次对上号了。而且我晓得有很多没有来的年轻人,他们也写得很好,后来的力量是不可估计的。

傅天琳

说到这里,李钢继续补充说,成渝两地的诗人在中国诗坛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也是非常瞩目。不讲远了,比如五六十年代的诗人,包括已经去世的流沙河,再到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发展,成渝两地的诗人对这个时期中国诗歌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有很多著名诗人和著名诗篇留在中国诗歌史上。七十年代末开始,我觉得成都和重庆同时开始诗歌运动,我现在称它为运动,就开始蓬勃发展。很多诗人一夜之间就冒出来的,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诗歌活动,所以看到了很多诗人他们的出现,他们很好的作品和他们在这个诗坛上风云一时的感觉。

李钢

“我有时会觉得我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除了地理大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宏观因素的影响,尚仲敏将讨论话题深入,从个人的角度看成渝双城诗歌。尚仲敏出生在河南,17岁到重庆沙坪坝,在重庆待了几年,后来毕业以后到北京,后来又调到成都,1985年在成都,在成都待了35年。所以对于尚仲敏来说,重庆、成都是分不开的,重庆是他的第二故乡,因为他在重庆成长。“但我也在成都待了30多年,成都是我的家,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到底是成都人、重庆人,还是河南人。”尚仲敏开玩笑说“自我表扬一下”,如今自己的性格中已经既有重庆人的豪爽、耿直、大酒量、爆脾气,同时又有成都人的低调、圆滑和宽容。“这两个城市已经融进入了我的血液。”

尚仲敏

这些切身经历也引起了喻言的共鸣。喻言说,自己也是一个典型的重庆人,但人又在成都定居,他打了一个比喻,“重庆的毛血旺到成都变成什么?变成极品毛血旺,这个就说明重庆和成都在诗歌上有一个道的脉络。”开玩笑说,似乎是重庆这个地方出产原创诗人,但到成都之后就加工升级了,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路径。所以我有些时候看重庆这些兄弟伙,我觉得他们诗写得很好,但是需要在成都来淬炼一次才能“成正果”。

喻言

邓翔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回溯了成渝血缘关系,他着重讨论的还是两地诗歌诗歌。在他看来,重庆的确是有一种开拓者的心态,就像吃的东西一样,火锅和各种各样的东西,把鱼片用来回锅,这就是开创性的东西,成都是精细化,诗歌好像也有这种东西。

最后,邱正伦的发言跳出了“成渝框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也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我认为大家没必要把行政区域的划分拿来作为自己写诗的身份标识。”在邱正伦看来,诗人是没有故乡的,所有的故乡都是假设。诗人的故乡如果说要有,唯一的故乡就是语言,诗歌是一种生命的舞蹈,觉得只要大家化解了这种恩怨、这种高低、这种搞坏、这种优良,那我们的内心自然就会长出诗歌。今天所有的那些酒坛子是种在那里的,它上面还用了很多播种、耕种、种植的概念,一旦种植在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把诗的精神、酒的精神全部种在二郎镇,全部种在这个地方,觉得一切都成了。

邱正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