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肖姗姗

“写诗和酿酒,是有共通之处的。酿酒的精益求精,恰是我们诗人应该学习的地方。”8月29日,著名作家阿来亮相泸州古蔺县,为首个“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暨郎酒庄园诗会助阵。他很欣喜地看到成渝两地诗人那么齐整地出现在面前,直言:“成渝形成合力,诗坛未来可期。”

阿来说,这么多年来,要把成渝两地分开来说,经济好分,政治好分,文化怎么分呢?“你不可能说重庆川剧团以后唱的就不叫川剧,何其芳就只是重庆诗人。”就当代文学来讲,80年代,中国的新诗运动,四川的诗歌发展在全国都处于高端,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而那个时候的四川诗人群体,正是成都和重庆。“可以说,四川诗坛的高光时刻,是成都和重庆诗人共同打下的江山。”阿来坦言,以前大家没有分过,现在也更不要分开,一定要形成合力,“整个西部要发展,如果成都和重庆没有形成合力,那还谈什么发展?如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幕拉开,经济都动起来了,文化当然不能落后。”阿来还建议,成渝双城所代表的的就是巴蜀文化,“以后就少说四川和重庆,多谈巴蜀文化,也就不会那么疏远。”

阿来说,他来参加本次活动,最想聊到的一个话题是“诗与酒”的关系。“中国古代开始,酒和诗人、诗歌有很深的关系。把中国古代诗歌打开,有哪个朝代的诗不说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酒的诗比说爱情的诗多了去了。李白的诗,杜甫的诗,还有苏东波的诗,苏东坡也写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那么动人的爱情,但也是夫人去世十年才写了这一首,写酒的呢?随时都有。”

酒,在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诗人的社交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第安人都要拿木薯根做点酒来喝得嘛!”阿来回忆,他与郎酒的情缘,有20多年了,见证了很多经典时刻。“从他们开始重新塑造郎酒这个品牌开始,他们就非常注意挖掘酒的文化价值。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文化对中国的酒做了贡献,但在我看来,这是互相的。拿郎酒来说,他们在营销和品牌的创立上,这十年是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这次来,一定不是光为了品酒,诗人也要向企业家学习,你们要看到,不只是文艺界的人在创新,在探索,企业一样在努力。倒是我们文化人,有时候过于故步自封。酿酒本身的精益求精,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多家都在酿酒,为什么独独就那几个品牌做出来了?人家能酿出好酒,我们为什么写不出好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阿来直言,酒是历久弥香,而诗也得经受时间的考验,“时间是很残酷的,不好的都会被抛弃。”

至于成渝两地诗人能否重现四川诗歌的荣光,阿来觉得是行的。“但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抛却功利心。比如,奔着什么奖去啊?或者看当下最热门畅销的是写什么啊?迎合和模仿,都会损害创新性。所以,我经常说,评奖也好,流行也罢,是好事,但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这就是个泯灭个性的过程。”阿来希望,四川诗坛能重新回到那个个性鲜明的年代,谁也不是谁,各自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