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地点:卓克基土司官寨

地标简介: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官寨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土司官寨融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也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故事原型背景地、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长征》等拍摄地。

远眺卓克基土司官寨(泽尔登摄)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20多年前,一部《尘埃落定》横空出世,使全国甚至全世界知道了阿来这个名字。那座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更是被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无数人纷至沓来的旅途中,一点点地展露出它的神秘,它的威严,它的传奇。

与阿来重回马尔康,再探卓克基,已是数年来的约定与默契。曾经无数次想逃离故乡的阿来,在文学中找到了与之和解的出口,每一年都会在成都与马尔康之间往返很多次,一是父母在,不远游;二是故乡的山水、植物、风土人情……无一不让他沉迷,他说:“我觉得我对于故乡的爱,不是盲目说爱或者不爱,我按照它本来的面目,去认知它,书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故乡的过程。”而卓克基土司官寨,作为《尘埃落定》故事原型背景地,正是他出发的原点,“离开就是一种归来。”所以,马尔康的归途,总是得从卓克基土司官寨开始的。

卓克基土司官寨一景(泽尔登摄)      

五层楼不用一颗钉

阿来在千平天井跳锅庄

从成都驱车4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这里距离县城7公里,距离阿来旧居还有50多公里。创作《尘埃落定》是1994年的事,那时的卓克基土司官寨,用阿来的话来说,是破败的。而今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气势恢宏。2000年,阿来凭借《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也是在这一年,卓克基土司官寨维修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2014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

阿来在卓克基土司官寨阅读《尘埃落定》(肖姗姗摄)      

鹧鸪山下,梭磨河畔,卓克基土司官寨虎踞龙盘。从斜斜的石梯一路攀上,从右看远,清澈的河水在河道里翻涌出雪白的浪花。快到入口处,一棵巨大的核桃树,蔽日遮天。官寨的大门雕梁画栋,颜色鲜亮,花型奇特,站在门前,阿来介绍说:“这种是7层的藏式雕花,在我们这儿,门框的层数象征着主人的地位,这种是豪华级别,当时只有土司或寺庙才有权享有。”跨进大门,一面大大的照壁映入眼帘,照壁正面绘着一只老虎,背面是一只腾云驾雾的拥有马身的灵兽。“这是麒麟,麒麟是正义的化身。”阿来指点道。一旁的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补充说:“传说每当土司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时,麒麟便会口吐烟雾。”

照壁后,有一块残破的石碑,并不起眼,但阿来说这很珍贵。他很认真地讲解:“这是一块‘西关保障’的碑文,上面刻的‘巍巍索公,经文纬武,保卫商旅,大张挞楚’等字样。”这里的索公,就是第16代卓克基土司索观瀛,碑文所颂扬的就是他大力改造农业,引进商业,允许汉商到涉藏地区经商并予以保护的事迹。阿来说,这块石碑曾经流失民间,后来被民众掘土发现,从此立于官寨。

阿来讲解“西关保障”碑文(肖姗姗摄)      

再登上一排高高的石梯,官寨的主体建筑就在眼前了。阿来说,卓克基土司官寨既是卓克基土司及其家人的住所,也是卓克基土司的衙门,就是办公的地方。“始建于1718年,是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官寨中设施齐备,机构健全,除行政组织有大管家、轮值管家、文书等,还有法律机构,司法厅、议政厅……”站在官寨的中央,也就是天井,抬头仰望天空,莫名生出一种敬畏感。据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介绍,这个天井就有1400平方米,是土司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的地方,吊悬四面的铜火盆就是我们现在的吊灯,为天井提供照明。如今,天井里经常上演舞蹈演员们跳的锅庄,而每每回到这里,阿来也会与老乡们手牵手,围成圈,载歌载舞。

“整个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官寨共分五楼,所有的楼层都采用汉式回廊相互连结,回廊外用汉式花窗与藏式窗花图案作装饰,充分体现了藏汉文化的巧妙结合。木、石、黏土是藏族传统建筑的三大主要元素。官寨主体由四组高大的石木楼房组合而成,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部是用木头穿插衔接而成,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的言辞中流露出骄傲。

官寨打开大门

阿来和同学打起了地铺

如今的官寨,已不是土司的私宅,五层楼、63间房,都变成了展示藏族建筑、农耕、生活、服饰、医药宗教和土司文化的场馆。 一楼展示的主题是“建筑传奇、百态人生”;二楼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传奇人物、土司吏治”,特地保留了红军长征时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址,毛泽东曾住过的房间;三楼展示的主题是“土司生活、视听盛宴”;四楼展示的是“土司的大经堂”“藏族服饰、藏戏文化”等;五楼主要是宗教文化。

在一楼,可以见到土司家用的酿酒房、五谷杂粮仓库、土司经幡室等。最有意思的是,在土司房里,停放着索官瀛土司的轿子,当地人喊它“宝马”。轿子是汉族的样式,轿子顶边绘的是藏式图案,讲解员严木初崩说:“索官瀛对坐轿子情有独钟。他派人从都江堰请了两位做轿子的特级工匠,专门为他做了一顶轿子。不过他只在去比较近的地方才坐轿子,到稍远的地方他还是要骑马。”而一楼还有一处,也与阿来有关。那就是“银匠房”,《尘埃落定》的银匠曲扎,就曾在这里工作。“我另一部小说《月光下的银匠》,也就是写的曲扎,那原本是一篇人物笔记,脱胎于《尘埃落定》。”阿来说。

卓克基土司官寨一景(泽尔登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16代土司,索观瀛在土司制度废除后,做出了将卓克基土司官寨捐给国家的决定。“那是1951年,马尔康和平解放,传承数百年的土司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四土阿坝绰斯甲临时军政委员会,索观瀛主动将官寨捐出作为委员会的办公场所。”阿来说,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卓克基土司官寨的部分房间还成为了马尔康师范学校的校舍,当时他就在马尔康师范学校学习,“虽然还打过地铺,但我也是住过土司官寨的人。”阿来打趣道,这段经历让他对官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为创作《尘埃落定》积累了不少素材。

走出官寨大门,阿来回首,直言:“没有根基的繁华将很快破败。”他庆幸卓克基土司官寨能够被修缮、被恢复,“我希望这种基调能够维持久远,我一笔一画堆砌文字,建筑工匠们堆砌一砖一石。而我的文字最终只是一本书的形状,但工匠们却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民族文化,留下了历史。如果没有《尘埃落定》,我也希望卓克基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