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薛维睿 李婷

“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 里尔克在《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里写道。年轻的“后浪”朝气勃发,从来没有在诗歌中缺席。8月29日,即将举行的首个“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暨郎酒庄园之夜诗歌朗诵会活动上,也将迎来一批成渝两地的青年诗人,他们与其他诗人前辈一起读诗论诗,用年轻的声音让双城诗会碰撞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求同存异,发出青年诗人独特的光

“青年诗人的含义,就是即使背负重厄,也应继续站起来与语言搏斗。其自身的精神和创作上的孱弱还有待于长足的丰富和加强。至少,发自己独特的光,是最起码的职责。”成都80后诗人代表吴小虫说。

吴小虫

吴小虫出生在山西,现在居住在成都。他对成渝两地都很熟悉,“重庆热烈、成都优雅,是我对两座城市的印象。”作为一个山西籍的“外来人”,他曾在重庆生活过几年,他今年出版的诗集《一生此刻》中,有四分之三的诗篇是在重庆写的,“因此,我也在内心里把重庆作为我的第二故乡。”

在他看来,两地诗人各有特色。“重庆的青年诗人群体,其总体特点是游兵散将式的。虽然80后诗人们也曾经几次结集,在《重庆文学》《红岩》《诗歌杂志》等刊物和公号亮相,但最终和90后诗人一样,偶有交集但各自忙碌。而成都方面的青年诗人群体,可能因为有《星星》《草堂》两本专业诗歌刊物的推动,以及城市深厚的历史人文环境滋润,呈现出一种阶梯的序列感。”

90后成都诗人程川,也是出生在外地的“新成都人”。生活在成都,他一直被这里浓郁的诗歌氛围感染,“成都集结了大批诗人,留下了大量精品,堪称中国诗歌重镇;而重庆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留下一段诗坛佳话。”

程川

他认为通过这次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一方面能够不断发现和推出新生力量,为诗歌“造血”;另一方面,能够求同存异,在现有基础上,容纳更多有特质、有态度、有风骨的文本,从而实现互补双赢局面。“从这次双城诗歌大展参会人员上来看,涵盖老中青三代诗人,年龄跨度大,地域覆盖广,几乎呈现巴蜀诗坛整体风貌,对现实而言,有利于诗歌文化的代际交流与融合,放到大环境里,报团取暖也算培养‘竞争对手’的一种有效形式;而对未来而言,这次双城诗展一定会成为成渝文化意义上的里程碑现象,为将来的‘诗歌考古’添加一笔历史注脚。”

无视标签,在自我怀疑中建立自我

重庆诗人余真出生于1998年,她身上常常被贴着“95后”的标签。在她看来,这个标签既代表着的年轻,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更多时候,她希望无视它,“年轻的确能带来不少红利,但是逝去的速度太快。尤其是当‘00后’‘05后’都已粉墨登场,就会生出一些压力。”

余真

年轻对于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余真说:“也许意味着在树立信念中磨砺信念,在自我怀疑中建立自我。”80后的重庆诗人张尹则认为,“年轻意味着活跃和更多的精力,可以有更加开放的思想和思路,但也囿于思想的不成熟和技巧的不娴熟,常有困惑。”

张尹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余真听到成都就会自然想到重庆,“这两个西部标志性的城市,无论是气候还是地貌都有较大的分歧,但它们又有那么多契合之处,从饮食到到生活态度。”在她看来,这里的人散发出同样恬淡又热烈的气息,他们有得天独厚的处于市井中的诗意洒脱。而这次成渝双城诗歌活动,既是文化的沟通和碰撞,更是对这种一脉相承的气息的加深。

张尹出生在湖北,一直在重庆生活和写诗。在他看来,川渝地域对诗人既有生态滋养的意义,又有思想层面的意义。“一个地区的土壤肥沃了,诗歌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几十年来,成渝诗歌有这样的在全国瞩目的成绩,跟川渝地区的开放、包容、滋养密不可分。”

对于成渝双城共同举行的诗歌活动,两地青年诗人们都充满期待。“这次诗会就是喝对的酒,写好的诗,谈好对的诗酒情怀”,《星星》诗刊事业部主任李斌说。他曾参加过川渝诗歌活动,“这次相当于重启,希望不要再间断。”在张尹看来,这次论坛则是对成渝两个城市的诗人和创造成绩作一次检阅和总结。“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地诗人各自的诗歌写作更加个性化、高质量化,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两地诗人之间的交流,促使成渝诗歌生态圈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