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2022年5月27日 b38专刊

原文如下↓



三角梅怒放姿态万千,蓝花楹摇曳如梦似幻,凤凰花绽放灼灼其华……缤纷夏日,地处川滇交界的攀枝花市西区,处处繁花争妍斗艳,行走山水之间,一城美景入画来。

如诗画卷中,依城而兴的金沙湖,让人流连忘返。30公里长的高峡平湖景观,如同一条“玉带”,横贯整个西区,在城市乡野间蜿蜒缠绕,串起“山水灵秀新城”的脉络。

北倚西佛山,南滨金沙湖,这个“老工业区”如何蝶变新生?

立足固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西区从大山大水中谋发展,奋楫扬帆书写山水文章。摊开城市发展蓝图,西区锁定“攀西工业强区”和“山水灵秀新城”建设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产业和城市双向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区的新征程中迅速崛起。

水韵金沙湖。 石磊 摄

抢占全新赛道

走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

西区矿产资源富集,是早期开发建设的煤炭、建材、电力供应基地。作为全省著名的“老工业区”之一,如今却处于尴尬境地——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创新驱动力不足。

“在转型中蜕变,在坚守中发展,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老工业区’绿色振兴发展道路。”西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说,围绕建设“攀西工业强区”的目标,西区抢抓能源结构调整机遇,大力发展水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

金沙水电站项目,正是西区引领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5月13日,金沙水电站大坝中控室,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机组,确保发电安全、均衡。这里平均每年发电量达21.77亿千瓦时,可满足攀枝花市一半居民的年用电量。

除了为城市提供巨大电能,该项目可节约火电标煤7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6000吨,氮氧化物排放5000吨,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找准发力点、抢占新赛道。西区紧扣产业升级发起冲锋,以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当好攀枝花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的“排头兵”。

立足工业经济主战场,一场绿色变革在西区拉开序幕。川能投煤化新能源100万吨焦化项目恢复生产,翰通焦化加快盘活,德胜120万吨焦化迁建锁定投资商并加快招引……眼下,西区以完善煤化工产业生态体系为抓手,加速煤焦化产业整合,不断延伸煤化工后端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让人期待的是,这些焦化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后,不仅为发展精细化工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打造以工业副产氢提纯深加工为主的氢气制备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格里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制氢产业集聚区。

“风”“光”无限看西区,作为四川省六个、攀枝花市唯一的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区县,西区追光逐日,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节约原煤约2万吨。

深挖特色资源

打造山水相融特色花园城市

碧波荡漾,江水蜿蜒。夏日,站在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旅游新村远眺,一幅山水秀美画卷徐徐铺展,最抢眼的,就是“美玉”金沙湖。

金沙湖色如翡翠,这个30公里长的高峡平湖景观,依托金沙水电站围堰截流形成,将金沙江水岸线平均抬升20米左右,拓宽近100米。未来,还将沿金沙江北岸打造景观带,以“水”活城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能。

聚焦建设“山水灵秀新城”,西区科学布局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持续推进康养文旅工程,以金沙湖为主线,以水为主题,推动沿江及周边康养资源连片开发,高标准建设依城傍水的金沙湖特色生态城市带。

水至清,山至美。在城市的另一端,西区格萨拉大道北面的西佛山景区,以“山”映城的景观引人入胜。

置身西佛山景区,凉亭、座椅等休闲设施随处可见,空气的清香沁人心脾,健身绿道上人来人往。这里植树超过100万株,盛开的蓝花楹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这个曾经的石漠化区域中心区,着上绿装,成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示范项目和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景区,是西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印证。

奋力打造山水相融的特色花园城市,西区用好山水特色资源,用山的灵气、水的秀气赋能城市更新、改善城市面貌,城市空间焕然一新。

做好“水文章”,西区聚焦金沙湖、西佛山-大水井地底泉水、梅子箐水库三篇“水文章”,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营造亲水近水城市新形象。

做优“山文章”,依托西佛山、苏铁山、宝鼎山、尖山等山资源,因山就势布局景观和产业,推动生态修复、康养旅游、休闲娱乐相融合,实现山与城联动发展。

做活“花文章”,深挖三角梅、凤凰花、蓝花楹等资源,点面结合推动花化、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感,实现花海靓颜。

发力生态文明

绘就绿水青山生态新画卷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西区河门口的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人工繁育基地生机勃勃,生物多样性科普展馆加紧室内布展,各色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保土覆绿的号角在此回响。

“目前已进入绿化管护期,基地还将开展攀枝花苏铁、云南梧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色乡土树种的繁育研究,扩大种群数量,改善人居环境。”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几年前,这里还是山脊裸露的矿山迹地,自2019年底攀钢石灰石矿退出苏铁保护区后,西区打响矿山迹地植被恢复生态治理攻坚战,不仅有效治理了工业迹地水土流失,矿山生态公园的景象也正逐步形成。

这是西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新标杆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以来,西区完成营造林300余亩、生态脆弱区治理800余亩。

为绘就绿水青山生态新画卷,西区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及景区打造相结合的“西佛山模式”、污染治理与新村建设相结合的“金家村模式”、环境整治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席草坪模式”、环境整治与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相结合的“新启模式”,均是西区做优生态环境的积极探索。截至目前,西区四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1.29亿元,淘汰关停企业60家,清理煤炭等物料700余万吨。

为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西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开展环境应急监控中心建设,推进格里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系统项目,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如今的西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水灵秀新城”的城市愿景正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