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刘志杰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的一个周末,我和在山东的家人视频,全家带着我还在上小学的外甥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电视里播着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纪录片。我问外甥,好看吗,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回答我:好看呀。随后,我和他约定以后来四川现场看,还应允说给他好多神秘故事,他快活地一口答应。

今日,又到了国际博物馆日,面对“博物馆的力量”这一主题,我便又想起了和小外甥的那段对话。博物馆是历史和现在的连接,是当代人与文化认同的连接,其力量自不必多言。但力量如何释放?实际上,就是靠着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路径,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首先对博物馆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完成人与博物馆的最初连接,尽可能释放博物馆的力量。

集中在今天的各种博物馆日活动和宣传,形式丰富:宜宾推出首个博物馆沉浸式实景文化演出,线下情景再现让博物馆“活”起来;川渝两地“双城互动”,青铜文明和文创产品集中展示,公益讲座、文物鉴定等互动精彩纷呈;各大媒体更用动画、直播等多元形式,让文物的故事生动活泼轻松传递……高密度的“博物馆盛宴”,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接触博物馆进而爱上博物馆。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也给文博工作者提供了展示和学习的机会——博物馆日的活动只应该是一道开胃菜,真正丰富的大菜应该在后头,交流学习后日常就可以运用这些创新,让博物馆生动起来,连接更多人、释放更多力量。

毕竟,博物馆承载着历史,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释放博物馆的力量,当然让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感触、感叹、爱上历史文化,它不应该是“精英专属”;透过多样形式我们发现,它可以“下里巴人”,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当然,对不少人来说,即便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逛博物馆依然可能存在一定“文化壁垒”,要么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么说是逛展,却成了听书或者读文字解读。但用更多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甚至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形式,先打破这层“文化壁垒”,就能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建立探索和感触文化的思维方式。

因此,日常我们就应该像博物馆日这样,集众人之力,让文物与大众的连接不仅只有线下博物馆这一个方式。近年来,丰富的文创、与大众传媒合作推出多种节目,甚至跨界与游戏公司合作,成功的例子已不胜枚举。而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地方也都推出了数字博物馆,通过各类社交和数字技术手段,为更多人查阅历史文化资料、感受人文精华提供了便捷。甚至世界上有些博物馆鼓励人们去下载高清内容免费使用,即便是商业用途,认为这是在帮助宣传最美的东西。数字文创也好、融入生活的文创产品也好,都拉进了人们与文物和文化的距离。不少地方甚至还让街区和城市变成一座大博物馆,像成都,除了各大地铁站内的文物和文化元素,今年还将重点打造14条特色街区,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让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场景潜移默化影响人感染人。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文物是文化的载体,而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现推广形式则是更新更活的载体。用好这些载体,就能增强软实力,释放“博物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