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又见三星堆》剧照

四川广播电视台历时三年、策划制作的六集超高清考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最近在央视和各个网络平台播出。该片以三星堆新一轮次发掘过程中的考古人和重要文物为线索,分为《重逢》《初见》《守护》《追寻》《重生》《不朽》六集,集中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考古学,视角新颖,叙事方式独特。在这部全方位、全过程展现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纪录片中,不论是发掘前的精心准备,还是发掘中的仔细审慎、多学科协同,无一不体现出中国考古界的科学态度与求真精神,为我们文化溯源、文化寻根、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了根基。

充分研讨,开启二次发掘大幕。第一集《重逢》,以考古队负责人雷雨的北大演讲拉开序幕。三星堆两次发掘间隔34年,雷雨与1986年的第一次发掘失之交臂,二次发掘既是雷雨与三星堆的重逢,也是三星堆文明与世界的重逢。发掘前,考古队多次开展专家论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最后决定建立考古方舱,发掘与文物保护同时推进。经过专家团队审慎提出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经过审批后执行。当手铲再次叩响古蜀大地时,我们已经万事俱备,与第一次发掘的准备不充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又见三星堆》剧照

多学科协同,最大限度还原历史。与第一次紧急开展的抢救性发掘相比,34年后的发掘条件更加成熟,技术水平已大幅度提高。科学的发掘方案,明确的学术目的,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考古人员,这些都为三星堆考古发掘提供了保障。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考古方舱将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包围,每个坑又搭建了单独的工作舱,温度和湿度可控,最大程度的保护脆弱的出土文物。从空中到地面安装着各种高科技设备,多机位全纪录了每一件文物的发现、提取和保护。随着层层厚土的剥离,一项项考古研究有序开展。出土文物的保护预案分别按金器、青铜、玉器等不同类别做了10份,做到万无一失、有的放矢。多学科协同,多单位合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选择了开门搞研究,邀请全国33家学术机构深度参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课题研究,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高科技助力考古,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超过1万件。其中,丝绸的发现与研究、象牙的保护、象牙锶同位素的提取、检测与分析、坑内灰烬的来源、成因、青铜器的修复、玉矿、铜矿的可能来源等也在纪录片中得到抽丝剥茧的呈现。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序开展,使3000多年前灿烂的中华文明惊艳世界。

《又见三星堆》剧照

文化寻根,丰富中华文明内涵。考古队负责人雷雨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一方面从根本上是人们对古蜀文明发展水平的认识,是古蜀文明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生动实例,也是中华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最好表达,从而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纵目人像、青铜神树、金箔面具、祭祀神坛……随着一件件国宝级文物的修复,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1986年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再到2019年运用现代化的科学考古理念和技术对三星堆进行二次发掘,重要文物的出土都在向世界述说着中华文明的多元。青铜冶炼技术、尊和罍代表的礼制、玉石礼仪用具等,都展现出了古蜀人高超的生产技术和独特的宗教观与宇宙观。文物会说话,再次证实了3000多年前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连接缅甸、印度,通往东南亚、西亚及欧洲各国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古蜀文明正是在迁徙中融合,在融合中成长,最后兼容并蓄,呈现出文化多元的勃勃生机。当我们以中华文明视域解读三星堆古蜀文明,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古蜀文明开放包容、传承有序,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又见三星堆》剧照

全过程记录,为后续研究提供助力。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不是仅有发掘和文物保护,后续研究同等重要。来自国内外4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复原三星堆的历史面貌带来丰富的思考角度和多元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集合了当今中国考古界最顶尖的学术力量和技术力量。《又见三星堆》摄制组全程跟随拍摄,采用新技术手段,结合三维动画,客观展现田野考古、实验考古、科技考古联动的新模式,客观记录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亮点、新高度和新价值。第一集《重逢》中,考古队员们直接提取了完整剖面的土样,以最精细、最系统的方式,把尽可能多的考古资料收集起来,不给后人或发掘人员留下遗憾。第五集《重生》中,文物经过老中青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从发掘、清理、修复到最后展示,终于让风化的历史细节再次清晰,让破碎的文物得以重生。雷雨认为:“全方位、全过程、信息量大是《又见三星堆》的另一大亮点,涉及专业的相关术语也精准到位。”摄制组采用穿梭机、飞猫摄像机、鱼竿摇臂等新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的每一帧图像都为后续研究提供助力。

丰富珍贵的三星堆文物昭示着3000多年前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的存在,等待着我们揭开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密码。

(作者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