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秀 崔婧妤

锵锵凤鸣,浴火重生。一只金色的太阳鸟从远古飞来,为三星堆拂去时间的尘埃,历史华彩映现。沉寂三千年的三星堆3-8号祭祀坑从沉睡中醒来,奔赴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又见三星堆》以细腻生动的视听语言和严谨缜密的叙事构造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真实力量。

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全方位创新考古理念

创造是快乐的源泉、进步的天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辛勤劳作,不断创造,培育出闻名世界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光华璀璨的三星堆3-8号坑是古人给予我们的馈赠,我们应该倾力为世人呈现三星堆文明的历史真实。历经三千年风霜洗礼,三星堆发掘与保护工作推进并不顺利,甚至是充满矛盾、险象环生。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考古理念,充分运用新科技手段,攻克一座座科学难关。发掘期间遇到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为科学地保护文物,是把遗址整体搬迁还是把实验室建在发掘现场?经过激烈研讨,考古队最终决定通过技术集成,把实验室考古前置到考古现场,这也是本次三星堆考古发掘的一大亮点。这样既保全了遗址原风貌,又有效维护了文物安全和检测。《又见三星堆》在创作中充分保留了现场环境原声:风声,雨声,虫鸣声,激辩声,呼吸声……观众在四季轮回的自然声响中、在窸窸窣窣的细微发掘中见证了古蜀文明的伟大创造和考古人纯粹执着的持续创新,片子也因此极富感染力和沉浸感。

弘扬伟大奋斗精神,用汗水浇注胜利之花

历史由勇敢者创造,时代由奋斗者书写。中国人民始终坚持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不断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考古工作既需要超群的智慧,更需要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三星堆4号坑的发掘难度超大,考古队员在考古日记中这样写道:“象牙状态极差,像面条,像即将融化的雪糕。”考古队员被机械吊着,悬空开展发掘工作,经常被顶得胃酸胃痛,最终依然完美完成发掘任务。负责微量元素检测的唐自华博士更是毅力超群,他紧紧追寻不会随着时间和生命消逝而消失的锶元素,探究自然生物链奥秘,历程异常艰辛。但是面对三星堆海量的象牙,他却异常兴奋:“云南大象跑到北方的玉米地也是这样兴奋吗?在外面能有一块象牙就高兴得不得了了,在这里敞开供应,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能同时测到这么多的象牙吧!”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唐博士面对象牙标本的喜悦之情。任俊峰是优秀的考古专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久未归家的他在夕阳下怀抱稚子,自豪地说:“等有一天我的孩子走进博物馆,我要告诉她哪些文物是经过我的手修复的,我愿意成为他们的骄傲。”这,当是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后的胜利宣言。

弘扬伟大团结精神,跨学科、开放式发掘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三星堆发掘是一个系统工程。和1986年抢救性发掘不同,这次是主动发掘,是以先进科技手段为保障、国内外行业专家共同关注的世纪大发掘,是要实现发掘和保护的双重任务目标。基于此,考古人员一致决定采取跨学科、开放式发掘方案。正如领队冉红林所言:“考古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许多学科协同配合的结果。多学科背景下同时展开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研究,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不仅仅是文物精美,而且是代表当下中国考古最高水平。”正是本着开放、共享、包容的发掘理念,吸引了国内众多的考古专家和很多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到项目研究中,三星堆考古科研进展才如此顺利,成果斐然。

弘扬伟大梦想精神,以有涯求无涯

中国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三星堆发掘提供了有力保障,考古人员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为三星堆发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雷雨是一位资深考古人,三星堆的发掘激发了他奔赴科研征程的雄心壮志。他说:“我的人生就像一列开往历史的火车,邂逅了很多风景,也错过了很多重要的站点。”跨越时间的长河,他与三星堆的缘分,由错过开始,以重逢再续,在三星堆考古现场,年近花甲的他以梦为马,青春如昨。郭建波是一位年轻的考古队员,他做梦都在寻找丝绸。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居然真的找到约为1平方毫米的丝绸蛋白质。但是这种兴奋没有持续太久,他就开始奔赴下一个梦想了:“我想找的不仅仅是丝绸,而是想找到更大的价值的存在,更深入更具体解读丝绸到底用作于什么!”梦想点燃了中国考古人的工作热忱,突破了一项又一项的考古记录。正如年轻的三星堆考古专家黎海超所说:“超级难,但这个目标不可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我们会一直往前走,不可能停下的。”这是中国考古人的职业操守,也是伟大梦想精神的真实写照。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纪录片《又见三星堆》既是对三星堆发掘和保护工程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发扬宏大和艺术表达。

(郭玉秀,西南石油大学教师;崔婧妤,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