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连续几天都沉浸在作家钱红丽散文集《以爱之名》(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2月 )里,“沉醉不知归路”。遇到一本喜欢的好书,就像邂逅生命中的一位灵魂知己,彼此可以凭借文字,畅谈关于人生、关于自然、关于爱与美的诸多话题,聊到心灵契合处,不觉暗自欢喜。

读钱红丽的文字,感觉每一篇文章都像是她以爱之名,给喜欢的事物写信。她写秋风,写流云,写童年,写乡野,写喜欢的书与作者,也写心爱的美食与故乡的味道。作为一名读者,能够读到这样一封封真诚而美好的书信,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在她的文字中,感受一切美的事物,让原本疲惫浮躁的心灵得到温柔的抚慰,像被清澈的泉水洗涤过,变得安宁沉静。

我一向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态度是真诚。钱红丽便是一位极其真诚的作者。读她的开篇之作《以爱之名》,就让我深有共鸣。她写儿子小学时默默喜欢班上的一个女生,孩子对妈妈说:“我默默喜欢她就行了”。身为母亲的作者说:“我们一样的敏感,自尊,仿佛活着就是专门用来实践朝着无以言的境地一直走,一直走……直至互相不见。”字里行间,读到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怜惜,也是两颗同样自尊、敏感灵魂的辉映。读她致李商隐与柳宗元的信:“活在世间,寂寞的、孤独的、悲哀的、冰冷的、喜悦的,不过都是知音难求吧”;“子厚兄,人生一场,何尝不是万里投荒?”,我仿佛听到她隔着遥远的时空,与古人对话,那份高山流水知音般的懂得让人感慨唏嘘。

钱红丽的文字清简、克制、内敛之中蕴藏深情。她的很多字句,隽永、疏朗,比喻清丽、灵动,从中可以窥见她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她热爱唐诗,喜欢古典音乐,善于以独特的眼光鉴赏书画,所有的艺术形式之间原本就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绘画,都是为了向人们传递美的讯息,展现灵魂深处的悸动。也正是因为她对这些艺术形式的欣赏与喜爱,所以才能够自如地运用通感手法,在视觉、听觉与触觉之间自由转换,许多清奇的联想、比喻信手拈来。失眠的她在异乡的夜晚听到风声,感觉到的是“风吹宣纸,风吹册页,风吹织锦,风吹山林,风吹草地,风吹水面”,联想到的是大提琴的低音哀鸣与柴可夫斯基的交响。在山中偶住,看到凌晨的云,她想到的是左思的《三都赋》:“中天的云彩把《三都赋》终于写好,蓝底白字,非常规则醒目;东面的云适时盖好印章递过来,两者合而为一,配合默契”。这样的描述,仿佛叫人看到一幅画卷缓缓舒展,美得令人叹息。

读她写童年经历的文字,我才知道她未能继续读高中,可潜心好学的她,却凭借刻苦的自学与努力,读了很多书,写下许多美好文字,出了二十余部书,成为一名文学编辑。看她回忆往事时写道:“每一个黄昏,在华侨皮鞋厂下班以后,家里小阁楼实在闷热,搬一只椅子,搁在楼下湿荫荫的地上,看书……一个少年性子里的安详与忍耐,或许是教堂日复一日的钟声所培养的吧”。她的语气十分平静,但却让我不由得动容。这样自省而自珍的女子,上天也会为之感动,对其眷顾吧。

在“自童年来”一辑里,钱红丽娓娓道来,菱角菜、南瓜、茄子、小鸡、棉花、高粱、放养的小牛、外婆磨的糯米粉、母亲做的瓠子面汤,一桩桩、一件件,读起来都是那么亲切、家常,充满田园的自然清新与尘世烟火的温暖气息。正如她所说的:“童年是值得致敬的,童年是许多艺术灵感的源头”。相信她在阅尽风霜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纯粹、澄澈的赤子之心,一定是得益于童年生活的滋养,得益于生养她的那片皖南山水。

这份珍贵的赤子之心,也让她始终对一切美的事物怀抱虔诚。读她的“四季良辰”,她对每一种植物、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季节都是那么热爱与敏感。合欢、蜀葵、芒花、麦子、田野、秋风……自然界的一切,在她眼中皆美皆有情。她写秋天的文字尤其偏多:“秋天是克制的,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得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感觉她的气质的确与清秋的气息更吻合,一样的清冷、克制,一样的深沉、内敛。

文字是钱红丽的精神食粮,但她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生活中的她一边读书写字,一边买菜下厨,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穿梭。在“小食谭记”一辑里,她说起萝卜、羊肉、老鸭、豆角……一样样如数家珍,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看得人口舌生津、唇齿留香。不擅烹饪的我也不由得叹服,原来治馔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啊,可以让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滋味绵长。

钱红丽自言热爱写信,“生命的不同阶段,总是试图写信”,谦逊的她说是对着虚空写,而“倾诉,正是另一种获得”。合上书页,我在心底说,这样美好的信,不是写给虚空,而是写给世间有情的万物,写给爱与美,写给岁月与生命。很幸运,在这个美丽的初夏,我读到了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