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浩


对于小说来说,高超的情境还原能力属于技艺层面,它固然是小说叙事的基础和保证,但小说从叙事出发,能否抵达更高的精神追问,或者说小说内在是否隐含着立得起来的精神叙事,则关涉着小说的伦理想象力问题。人固然是一种生物性、社会性的存在,但对文学来说,人更是一种伦理性的存在。正是在伦理性的维度,人性遭遇到自身的局限、困境,便获得了自我拯救的契机。卢一萍的中篇小说《大震》的伦理想象力就体现在它以特殊情境来进行人性考验,并追问一个具有完整性、高贵性的人是否可能的问题。

卢一萍的《大震》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倾力打造的“百花中篇小说丛书”中的一部,2021年1月出版,写了一个死刑犯在汶川大地震中“逃往与回归”、从而完成“人性的救赎”的故事。大震的发生,使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面临着人性的考验。对于刚刚走上岗位的狱警谭乐为而言,监狱的围墙已毁,但监狱的岗位依然存在,他的冲突一方面在于:如何强抑内心对家人的牵挂(小说开篇便铺垫谭乐为和女友的心心相印,乃在为地震发生时谭乐为内心念亲的焦灼做铺垫),继续维持监狱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又在于,如何在地震的破坏性显露出来之后,既坚持原则性,又掌握灵活性,根据突发情况实际,给予死刑犯陈尔璧更多自由,以便将他的专业技能用于特殊时刻的救死扶伤。所以,这里需要平衡的既有人伦之情与岗位职责,也有纪律威严性与救亡人道性在特殊时刻下的冲突。谭乐为这个形象初始显得不无刻板,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陈尔璧暂离半小时去探寻母亲的要求。他解开陈尔璧手拷,又用脚拷将陈尔璧和杨耀东锁在一起,既方便陈尔璧救治伤员,又始终没有松懈对他的看管。他既花力气为陈尔璧寻找母亲,又费尽心思在陈尔璧逃脱后要将他捉拿归案。

《大震》的真正主角当属沦为死刑犯的外科医生陈尔璧。陈尔璧撞见了妻子出轨,偷情者翻窗发生意外,最后账却算在了陈尔璧头上。这个设置显然是为了创造陈尔璧区别于一般死刑犯那种冷血无情的人设,却似乎需要更多的铺垫来获得说服力。我们且越过这一层,看看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陈尔璧的内心面临着什么?本该如期到来的死刑被突如其来的大震延宕了,一番地动山摇之后,四周一片狼藉,伤亡无数。死神没有如约带走他,却带走了一些并未事先“预约”的人,并留下一批死亡车站的“候车者”。作为一个当天临刑的死刑犯,大震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罪罚的一次豁免,为他的生命自由提供的一次机会。陈尔璧内心一定五味杂陈:临刑时间到了,他却没有被夺去生命。他该感谢大震延长了他的生命吗?可是却有那么多人被夺去生命,或正在一片废墟残砾中奄奄一息,在救援者和死神的对峙拉锯中等待,陈尔璧临刑前尚见不上一面的母亲可能也在其中。因此,即或他内心曾有过一丝偷生的庆幸,但只要一看到遍地伤员,一想到不知身在何处的母亲,这种感觉便不会维持太久。

陈尔璧所面对的冲突来自于他突然获得了一种选择的自由,卢一萍正是希望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去探测抉择之下的人性。在此之前,陈尔璧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只能接受安排好的行刑时刻,时间一到马上执行,无法拖迟至他跟母亲见上一面之后。而现在,并没有一种绝对的约束力来锁定他,他获得了些许选择的自由,比如借此逃脱,反正他已经被判了死刑,即使再被抓回来,逃脱的所有时间,对他都是额外所得。这是基于求生原则的选择。然而,促使他逃脱的却是其他动机——寻找母亲,确认母亲安危,在临刑前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意味着在他内心,并未企图借这场意外来使逃脱自己的罪与罚。他向谭乐为提出的仅是暂离半小时。因此,陈尔璧心中,真正的冲突不来自于求生与受死的挣扎,而来自于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渴盼,这背后一定还有对母亲的愧疚,对母亲未来生活的揪心和担忧。

在这里,我们发现卢一萍巧妙地启用了一种“选择的测验”,因为人性在常态状态下很难看出差异,抉择之下是最能展示出人性的伦理景观。《悲惨世界》何以能构建一种人性内在的辉煌性?很重要的前提就在于冉阿让内在成圣的选择是在个人与世界真实的冲突中作出的。

在《大震》中,卢一萍同样作出了抉择,在将笔墨指向大震制造的悲剧、绝望、牺牲与拯救的灾难场面还是将笔墨用于拷问一个人的内心的选择间,他选择了后者。他选择了让陈尔璧去面临逃生与赴死的抉择,顺从管束还是抗争寻亲的抉择,寻亲与救人的抉择,正是在这三重抉择的考验中,陈尔璧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大震》完成了陈尔璧的灵魂成色报告,而卢一萍完成了他于坍塌废墟的大震场景之上关于人性辉煌性的重建。因此,我们看到卢一萍虽是写地震,但他并不愿停留于事件的具体性层面,借由虚构的自由,他最终追问的还是“人如何可能这样”的哲学伦理问题。因此,《大震》就不仅有精彩故事和老练叙述,更有站立起来的精神叙事,人如何在罪与罚、爱与妒、责任与伦理、亲情与良知的复杂纠缠中完成自身的救赎,使尊严的、光辉的人成为可能,这是《大震》的追问,它说到底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由故事和叙事而抵达精神叙事,这是很多当代小说未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简介:

陈培浩,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现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