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佩军 川观新闻•德阳观察 王攀 古蓉媛

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红花村有条名为“门板堰”的小河道,流经柏隆镇约两公里。近两年,这条老河道时不时“肠梗阻”,遇到雨季雨量突然增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狭窄的河道无法满足排涝的需求,常常出现当地群众的养殖场和农田被洪水倒灌的情况发生。近日,在汛期来临前,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对老河道进行拓宽、疏淤,困扰村民近两年的内涝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每年汛期晚上总是睡不踏实,就怕河内水位猛涨,水势一大就要倒灌进沿河的养鸡场,河边的秧田也经常遭殃。”一说起养鸡场前的河道,村民梁如秀还是有些后怕。村民的这一烦心事。当地干部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当雨季险情一来,镇村干部都会来帮忙抢险,帮其减少损失,但无奈内涝和倒灌问题始终没有从根上得到解决。

今年4月,眼看新一轮雨季又要来临,柏隆镇决定提前拔掉这一病根。随着现场走访和调研的展开,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镇村干部经过协商,很快形成了共识:洪涝问题,堵不如疏,只有拓宽河道才能彻底解决群众难题。

随后,镇村干部便对清凉堰到门板堰的沟渠进行实地丈量,测算工程量,并向上级争取资金。项目很快得到了批复。4月中旬,经过为期半个月的施工,清凉堰到门板堰的河道全线完成拓宽、疏淤,门板堰的泄洪压力得到提升。此外,柏隆镇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把该区域的老沟渠也同步进行拓宽,分担门板堰的泄洪压力。这不仅基本解决了洪涝隐患,同时也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群众解难最需要的就是‘马上就办’,只有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解决难题,才能拉近干群关系,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柏隆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