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蔺石屏春耕画卷徐徐铺开,等待了一冬天的田间地头正在恢复往日的生机。人勤春早,石屏镇干部与群众在田间地头掀起了高粱春耕生产的热潮。近年来,石屏镇围绕“万亩高粱”产业规划,立足自身实际,依托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专注打造“高粱+”,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高粱+基地示范,从点到面全面铺开

在石屏镇大力推广高粱种植的前两年,老百姓因习惯性种植玉米、大豆和不信任高粱种植新技术等问题,高粱种植推广难,思索再三,石屏镇决定自己干高粱基地,让群众看到实际收益,主动加入高粱种植大军。

2021年石屏镇向顶村高标准高粱基地建成,投资方是古蔺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通过“支部示范引领、基地辐射带动”,组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土地托管”联合体,采用企业订单模式,利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和一次性施肥起埂盖膜移栽,每亩增收1100元左右,为各村(社区)高粱种植提供了可学可复制的样板。2021年向顶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带动农民务工4230余次。

2022年泸州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古蔺县供销联社和石屏镇三桂村举行红粱发展签约仪式,又一个高标准高粱种植基地就此诞生。该基地规划种植红粱1000亩,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三桂村负责土地流转、劳动力组织、矛盾纠纷调解,泸州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古蔺县供销联社负责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和销售。

2022年石屏镇预计发展高粱2万余亩,围绕“一点一线”即一个现代高标准酿酒高粱示范园、一条绿色高粱产业线(新石磺公路至石鱼路与鱼化交界处),集中连片打造“万亩高粱园区”,预计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全镇总产值预计可达4218万元。

高粱+技术引领,鼓了群众钱袋子

三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眼下正值高粱育苗的关键时期,在古蔺县石屏镇向顶村高标准高粱产业园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附近务工的群众们正忙着在漂盘上洒土、掏孔、播种、盖土,一盘盘装好的漂盘被放进大棚里,带着9月丰收的期望。

2019年高粱总面积5020亩,单亩产量500斤,单亩纯利润500元,全镇总产值753万元;2020年高粱总面积6430亩,单亩产量580斤,单亩纯利润856元,全镇总产值1193.41万元;2021年高粱总面积11000亩,单亩产量650斤,单亩纯利润1180元,全镇总产值2288万元。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得益于采用现代化种植标准,使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一次性施肥起埂盖膜移栽,提高秧苗成活率,实现增产增收。

2021年,古蔺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对石屏镇向顶村高标准高粱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测产,平均亩产720,最高产量达亩产864斤。这一组组数据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串串符号,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老百姓越种越有底气和信心,高粱产业越来越红火。

高粱+土地轮作,冬闲田变致富田

初春时节,石屏镇印合村高粱基地里的高山娃娃菜迎来了丰收,春日暖阳下,一颗颗娃娃菜翠绿欲滴、长势喜人。

“去年我们村种了几百亩高粱,高粱成熟收割后,看到这个土地空闲了,觉得很浪费,就又种了一百多亩蔬菜,把土地利用起来,也增加了收入。”石屏镇印合村村民王世楷介绍。这些土地往年四月份到八月份种植高粱,高粱收割后很多田地就成了“冬闲田”,等着来年翻土继续种高粱。

2021年石屏镇率先在印合村、三桂村开展蔬菜轮作,石屏镇印合村种植200亩蔬菜,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以150元/亩流转土地给村集体,村集体以土地流转和管理入股与成都禾土有限公司共建石屏镇旭日乡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蔬菜种植。三桂村是成都禾土有限公司前期先行提供娃娃菜苗、肥料、地膜、农药等给村民,后期成熟后,以0.35元/株的价格回购,平均每亩种植8000-10000株,村集体以管理入股获得收益。创新实践着“土地轮种”,让秋冬季“闲田”变“绿洲”,四季丰收不停歇,带动了更多村民实现就近增收。

高粱和蔬菜轮作,不仅避免了农田闲置,改善土壤地力,还为种植户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也给附近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渠道。接下来,石屏镇还将继续积极探索,大面积推广土地轮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地的轮作方式,努力鼓起村民的“钱袋子”,丰富附近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2022年石屏镇将按照“古蔺一带四区”战略布局,深度做好“中部红粱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全力推进石屏特色农业片区建设,做深做透高粱产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图文来自石屏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