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疫情中风险地区清零已过去近半月时间,烟火成都归来的背后,是无数白衣逆行者的坚守,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副院长王鑫灵就是其中一位。3月18日,记者在医院见到王鑫灵时,他正在对防疫工作进行再次部署,“近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要严格压实责任,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熟悉他的人,都会对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和雷厉风行的气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9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双流区中医医院正式“联姻”建成医联体,王鑫灵作为下派骨科专家来到区中医医院。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从骨科主任到院长助理再到副院长,岗位在变,但医者的初心未变。“我经常告诉医护人员,我们不是看病的‘机器’,而是真心帮助别人解除病痛的医者。”王鑫灵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以医联体之“通”解患者之“痛”。

冲锋在前作表率

扛起防疫硬核担当

“面对疫情,有担当有作为,敢于冲锋在前。”这是院领导和同事们对王鑫灵的一致评价。

王鑫灵(左)和院领导一起对防疫工作进行部署

2月20日,成都再次出现本土疫情。次日18:40,王鑫灵在下班途中,一接到带队前往指定地点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任务就迅速赶回医院,开始筹备工作,从召集人员到准备核酸检测物资和应急医疗设备,仅用了1个小时便完成了“战”前准备。

当晚气温只有3℃,淅沥的春雨下个不停,但来自双流区中医医院训练有素的“大白”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家有序、高效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王鑫灵作为现场总调度,更是忙个不停:协调各检测点位人员安排、指导医务人员科学防护、指导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协调核酸样本转运送检车辆……他一直穿梭在各个点位,沉着指挥、科学调度,直到凌晨1点,终于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核酸采样任务。

“当看到我们的医务工作人员蜷缩在社区办公室地板上打盹时,既心疼又感动。”王鑫灵说,那天夜晚,他和队员休息了不到5个小时,凌晨5:30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检测任务。

在双流区中医医院,还有很多“防疫卫士”的故事让人动容:主动将婚期延后奔赴一线的医生;在机场高速连续做防疫监测4天的护师……他们都和王鑫灵一样,在疫情奋战中书写着医者初心!防疫工作还带给王鑫灵诸多思考,“医院将继续提升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储备。”

同心合作促发展

医联体建设显成效

在双流区中医医院,王鑫灵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既要冲锋打仗,也要排兵布阵。”

2019年10月17日,双流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实施了双流区首例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这是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以来实施的首例手术,也是王鑫灵担任派驻骨科病区执行主任参与的第一台手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双流区的患者们享受到了省级三级医院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正在开展手术的王鑫灵(右一)

如今,双流区中医医院骨伤科能使用椎间孔镜掌握微创骨科手术的背后,得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医联体框架内的全力支持。

2021年4月,双流区中医医院《儿童慢性咳嗽诊治经验培训班》《基层医院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培训班》两个项目获批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21年3月,医院12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评举办……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驻副院长孙香娟到双流区中医医院开展工作期间,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得到蓬勃发展。2021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驻专家孔令秋的带领下,双流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正式独立开科。孔令秋在任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期间,不仅为科室管理带来了新思路,还为科室服务注入了新思想,他经常告诫大家,“科室全体成员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主任、护士、保洁员等都是管理者,共同为科室发展添砖加瓦!”

正在开展手术的孔令秋(右一)

双流区中医医院作为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唯一一家挂牌分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除派驻副院长、设立院内科研基金、孵育科研项目、开展学术授课和院内学术交流外,医院ICU还与双流区中医医院ICU建立了“互联网+医疗”的中医重症紧密型分级诊疗体系,开展重症医学科远程会诊、协作查房、直插授课等。医院科研、教学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过两年多的医联体合作,我们全院医护人员和双流百姓都成为了这一模式的受益者。”王鑫灵说,未来,医院还将继续深化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合作关系,创新开展医联体各项措施,推动医院继续发生更多“质变”。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思佳 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