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徐莉莎

除了山,还是山!这是记者来到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的第一印象。在秦巴山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连绵的秦巴山脉蔚为壮观,大山却挡住了这里的人,自然阻隔,信息不畅。全区贫困发生率高达11%,贫困人口近1.6万。

位于利州区西南角的白朝乡,是贫困中的贫困,“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的自然环境却没有给勤劳的白朝人应有的馈赠。因为地势偏远,白朝是全区最后一个通柏油路的乡镇,曾一度被称为“利州的小西藏”。

变化始于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中科院成都分院在中科院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中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开始对利州区区域和9个贫困村集成帮扶。

大山里来了科学家,他们通过捐赠为其输血,通过成果转化促其造血。据成都分院分党组副书记刘刚君介绍,五年来,该院探索出一套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示范、产品、电商、销售服务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发展多元化,让贫困村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贫困户有增收项目,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选种:

这里的石头,老百姓抢着要!

从广元城区往西行40公里,大山的“威力”开始显现。五米一小弯,十米一大弯,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桓颠簸,车内人禁不住晕车呕吐。

一下车,魏子村到了。站在村口远望,青山高耸,满眼苍翠。“这里的村民靠种田为生,但是良田太少”,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魏子村村委会主任王钦说道,大家分到的多是林地,村里最不缺的是林下的石头。

最近,村里发生了怪事情。过去这些无人问津的石头,竟成了“香饽饽”,村民们抢着要。这是怎么回事?

记者注意到,这些石头上,星星点点长着“绿色植物”。若不细看,会误认为是野草。但规律分布的叶苗,又清楚地显示着,这是人为种植的。王钦主任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他揭开谜底:这就是当地人眼中“扶贫草”——石斛。

发现石头上也能生钱,是近几年的事。既不能占用耕地,又要引导老百姓致富,成都分院让科学赋能产业扶贫发挥到极致。4年前,在成都分院的技术支持下,魏子村开始尝试种植石斛。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胡亚东博士是白朝乡林下石斛示范基地的技术指导员,该基地是中科院的STS项目研究和示范基地之一。据胡亚东介绍,最初引入的石斛苗遇到冬季降雪很难存活,之后,成都分院的科研人员引进选育了适应当地气候的地方石斛品种,还研发了针对当地山区特点的石斛种植、加工、质量控制等技术。

石斛的栽种,为村民开辟了新的经济来源。如今,生长在岩石上的一株株石斛,其幼苗需要在无菌室培养3-6个月才能移栽成活,都是科技人员的心血。魏子村种植石斛面积已达400余亩,种植石斛的四五十户村民,每户每年可增收4000多元。

增效:

山里的土地竟亩均增收10万元!

在科技带动下,贫困村将山中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宝贝。在位于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的食用菌示范基地,一朵朵金黄的灵芝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张丹研究员的宝贝。

9月,灵芝就能收获了。而进入11月,这片土地上又将种上羊肚菌。

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记者不禁问道,土地不需要轮休吗?

张丹解释,种植羊肚菌需要土壤,而种植灵芝需要椴木,两种菌类需要的营养不同,交替种植可避免病虫害,也可避免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采用灵芝和羊肚菌“菌—菌”循环种植模式,与此前单种羊肚菌的模式相比,每年每亩收入增加约5万元至10万元。

但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两种菌类的切换种植并不容易。“菌类套种需要克服病虫害、交叉感染等难题,我们花费两三年时间,进行了许多次试验才将灵芝-羊肚菌的循环模式尝试出来。”张丹说道。她的团队还通过相关技术,为土壤加入了营养液和防病虫害类药物。

“以前村民种植食用菌都以家庭为单位,采用高效种植模式后,乡里建起统一的销售渠道,把农产品卖得更远。去年,徐家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白朝乡乡长石洪连说,科技力量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山区特色产业。

赋能:

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成都分院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产业链向下游延长,协助引入国有企业、域外地方企业、专合。后者负责示范基地的建设和产品的收购与加工、知名品牌或拳头产品培育、打通销售渠道等。在最关键的下游市场环节,成都分院协助建立乡村振兴信息综合平台,帮助村民把产品卖出去。

据刘刚君介绍,五年来,成都分院系统单位还分别与广元市和利州区签订战略合作、科技扶贫、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等协议,将科技扶贫纳入成都分院科院地合作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主抓区域合作。

2016年,成都生物所与利州区签署《川东北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并为利州区编制了《广元市利州区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分院与广元市、利州区签署《广元市战略合作协议》《科技扶贫合作协议》,围绕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进行深度合作。

截至2019年,扶贫项目成果转化带动利州经济效益新增突破1000万元,2017年利州区摘帽“一低三有”、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六有”,利州区和9个帮扶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3-1.4万元。

利州区委副书记王超介绍,山里来了科学家,在利州区干部群众的心里埋下科技的种子,让老百姓和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带来的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