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左)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右)

川报观察记者 薛维睿

四川和重庆地缘相近,文化上同气连枝,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巴蜀文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背景下,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大足石刻研究院“点石成金”的组合备受瞩目。

布展现场

8月16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是两馆合作后的首次成果。

如何将崖壁上的大足石刻“搬”到金沙?文物的运送和安装遇到什么问题?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在合作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5日,四川日报记者采访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为我们揭秘金沙遗址和大足石刻“组团出道”的首次特展。

千手眼大悲像龛,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8号

释迦牟尼涅槃图,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1号

大足石刻最大规模外展 希望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对话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

记者:此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展出,与以往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外展有何不同?

刘贤高:首先,这次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背景下,大足石刻研究院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手推出的一次展览,对于巴蜀文明在今天的传播别具意义。其次,从策划和内容方面来看,此次展览是大足石刻研究院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展,展出60余件(套)宋代至明清石刻艺术精品,集中展示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大足石刻造像,从各个角度呈现大足石刻精美的艺术价值。除了对大足石刻的集中展示,还包括大足在传承、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的诸多新成就,比以往的展览内容更丰富。并且,这次依托金沙遗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相信能够给四川观众带来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

记者:这次大足石刻研究院的60余件(套)展品是从什么角度选择的?

刘贤高:从造像题材来说,这次的选择非常广泛,包括从宋代到明清的佛、菩萨、罗汉、观音、供养人像和世俗造像。其中还有我们的镇馆之宝南宋释迦牟尼佛像和观音像,以及大足石刻体量最大、雕刻工艺最杰出的明代香炉。此外,这次选择了很多能够反映当时世俗宗教信仰的展品,以及大足地区出土的特色鲜明的墓葬文物。这些展品不仅能反映大足石刻造像的精美,还能从宗教信仰上反映川渝地区世俗宗教的发展历程。

记者:大足石刻的文物重量和体积较大,展品的运输和安装是如何解决的?

刘贤高:整个运输安装做了非常周密的策划,按照国家文物的运输规范执行。在包装方面,每件展品都装入恒温恒湿的文物运输箱,使用柔软的泡沫和防潮纸填充。请了专业运输公司,在技术上做了严密把控。拆箱过程也非常仔细,工作人员指挥专业的起重设备分批次吊装,操作严格遵守工作程序。

记者:通过这次合作交流,大足石刻研究院可以向金沙遗址博物馆学习什么?

刘贤高:大足石刻绝大部分精品在崖壁上,怎样用展览的形式让观众体验到大足石刻的魅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事。今天看到最终的展览成果,我们都赞不绝口,没想到在金沙700平米的展厅里,能容纳如此丰富的内容和信息,体现了金沙博物馆丰富的展陈经验和先进的设计思路。黎方银院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次临时展览与大足石刻的基本陈列展水准相当。大足的基本陈列展花费了很长时间,而这次展览用仅仅两个月时间就呈现了如此精致的效果。此外,从宣传渠道、设计理念和文创产品开放等方面,金沙博物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石跪坐人像,金沙遗址出土

数字化沉浸式观展 感受大足石刻厚重的力量

——对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

记者:这次展览设置了数字化技术营造的沉浸式展厅,可以介绍下此次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吗?

王方:大足石刻的精华都在崖壁上,为了给观众呈现这部分精美文物,我们采用了很多数字化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将千手观音和辨音菩萨两件作品原大小呈现,让观众零距离接触到文物。通过视频和纪录片的形式,观众能全景式观看宝顶山石刻,以及千手观音的修复过程。另外,展厅设置了二维码,观众可以扫码听故事,还可以获取线上导览。不能到现场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线上观展”360度观展,为大家打造出“指尖上的博物馆”。展厅里还有很多小游戏,通过知识问答和观众互动。在展览期间,我们还会举办系列主题讲座,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的方式。整体上来说,利用这些数字化呈现方式,希望观众能在展览中全方位感受大足石刻厚重的历史冲击力。

记者:这是两馆首次合作,未来还有哪些方面的合作计划?

王方:6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大足石刻研究院签订了《学术文化交流备忘录》,这次展览算是签署后交出的第一份作业。未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交流、展览交流、文物保护、宣传推广、社会教育、公众服务、文创开发、智慧博物馆项目等方面,我们还会继续开启深入和密切的合作。

记者:大足石刻是世界级的石窟类遗产,金沙遗址博物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王方:大足石刻在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2006年,包括金沙遗址在内的“古蜀国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足石刻已经申遗成功20余年,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都为古蜀文明遗址申遗提供了丰富经验。希望这次合作能得到大足石刻的指导和帮助中,学习申遗方面的经验,早日申遗成功。

记者:四川和重庆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联手,在这次展览中希望传递出怎样的精神内涵?

王方:3000年前,古蜀先民在我们脚下留下了许多历史珍品,时间流走一千余年,两地匠人又通力为我们带来杰出的石刻作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背景下,金沙和大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奇妙相遇。它们在精神上是有共同点的,金沙遗址发现了很多石刻作品,遗址祭祀区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较早、制作最精的一批立体圆雕石刻艺术作品。可以说,古蜀先民和后来的巴蜀人民的共同创造,能够证明石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体现金沙和大足的历史渊源,表现人类共同的精神认同和信仰追求。大足石刻不是一代人的成果,而是宋代到明清再到当代文博工作者,共同努力守护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正是一代代人的寂寞坚守,成就了如此浩瀚的精美艺术,这种文博人的执着和守望,也是这次展览希望传递出的精神力量。虽然金沙博物馆展厅有限,但希望为观众提供全方位了解大足石刻的机会,感受石刻的精美以及背后传递出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