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四川养老服务业为何能交出一份“零感染”的满意答卷?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四川养老行业又将如何精准施策找准发展方向?在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双城联动有哪些举措?针对以上问题,近日本报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了解了相关信息。

重拳出击

精准施策战“疫”不松懈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第一时间下发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的系列通知,召开了从省到服务机构的四级全省民政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据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3140个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1.3万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暂停服务。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全面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建立安全日报制度,坚持每日零报告。各地累计派出督导组100余次,深入3000余个机构、12068个社区现场进行暗访督导,严守养老服务安全底线。疫情期间,全省3.5万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靠前战斗,积极参与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助养老服务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发放养老机构一次性运营补贴1640万元;下发《关于安全有序恢复养老机构服务秩序的通知》,逐步安全有序恢复服务。截止目前,全省所有养老机构、16.5万在院老年人未发现感染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七大工程

四川养老打造服务高地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常住人口8341万人,四川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2.5万人,占比21.13%,比全国高3.25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18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4.17%,四川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019年12月,全省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推进现场会议召开,对高质量建设四川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2月,我省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0〕9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四川实际,围绕“调结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养老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养老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四个体系”,推进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工程、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工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到2022年,力争将四川打造成西部养老服务高地、全国养老服务示范省,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基础上,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1、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鼓励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探索建立家庭喘息服务机制。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设立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维护(租赁)服务站点。完善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  

2、实施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型养老机构,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划分。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逐步为社会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3、实施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加快构建“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敬老院收归县级直管。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护机制,探索建立留守老年人风险评估制度。广泛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加大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4、实施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工程。全域推进医养结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鼓励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设置老年病区,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协议管理。推动养老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打造一批“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实施老年大学建设提升行动,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设四川老年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5、实施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工程。完善贫困和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救助、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有序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整合高龄津贴、护理补贴等,集中补贴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费用。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推进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建立“费随人走”“费随人给”异地养老机制。发展适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做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办好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  

6、实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强养老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建设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从业年限补贴制度,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育壮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关爱和激励褒扬机制。

7、实施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各司其责、协同配合的综合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加快建立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红黑名单”管理。建立第三方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养老服务监测分析与发展评价机制,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信息公开。

双城联动

成渝养老服务携手共进

今年4月,《成渝民政合作框架协议》出炉,成渝双方在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共享信息、合作研讨等方面将全方位合作。据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养老服务业双城联动将从建立合作协调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促进重点项目落地、全面开展交流合作四个方面具体进行。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轴两翼、双核三带’发展布局,今年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重点择优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市养老机构建设,安排资金16480万元支持自贡、泸州、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宜宾、达州、资阳等市新建公办养老机构11个、新增床位2600张,探索形成川渝养老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格局。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川渝两地养老服务领域业务交流,探索共同建立‘西部养老服务联盟’协作平台,形成西部养老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未来发展理念。”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 关 链 接

严防死守!

四川养老机构多措并举“战”疫情

养老机构人员密集,入住老人更是新冠肺炎易感对象,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民政部门加强防控,在对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的同时,确保防护物资到位。作为守护长者“最后一米”的养老机构,疫情之下又是如何做的呢?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家养老机构,在回顾抗疫最关键的那几个月时间时,这群养老人深有感触。 

哺恩养老光华院区工作人员签下请愿书。


疫情来袭,对于成都哺恩养老总经理刘晋来说是一场实战“考验”,作为一名80后养老创业者,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遇到。“哺恩养老在成都有3个院区,都是在三环内,疫情期间,三家院区共住着382名老人,我们从1月24日凌晨开始,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指示实施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期间,各家院区提前储备医用物资,每天3次体温检测,公共区域严格消毒。”连续几个月,刘晋每天都线上线下的忙于三家院区的各项工作,就怕某一个细节没做到位,影响疫情防控。“每天都像是打仗一样,心里也有点忐忑,好在哺恩养老这支年轻的团队都很给力,大家一起扛过来了。” 

 

祥福照护中心给工作人员检测体温。

在彭州市人民医院祥福照护中心,这里入住的老人大部分都需要医疗照护。从1月23日开始封闭式管理后,中心就充分发挥着彭州市人民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势,对入住老人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讲座,并组建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在疫情发生初期,由于对疫情的了解不充分,确实会有老人有焦虑和恐慌情绪,我们专业的医护团队在这个时候就像给老人吃下了‘定心丸’,从身体和心理上给予全方位照顾。”祥福照护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家属给眉山市中医医院龚村养护中心送上锦旗。  

疫情防控期间的全封闭式管理,让孙先生连续3个多月没有见到入住在眉山市中医医院龚村养护中心的父亲。4月29日,龚村养护中心对外开放家属预约探访服务,孙先生第一个进行了预约。据龚村养护中心副主任史晓丽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全面施行闭院管理,全天24小时不间断观察巡视,每日定时定点消毒清洁。在入住老人照护上,中心除了进行常规健康检测外,还特别为老人熬制中药防御汤,并为老人发放芳香辟秽中药香囊,中医药手段的介入也成为龚村养护中心防控举措中的一大亮点。

华西社区报记者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