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佳朋 川报观察记者 唐子晴/文   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阳佳朋/视频

“春刨树,夏刨花,秋刨栗子个子大......”8月7日,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辣子哨村的起福莹,一边唱一边蹦蹦跳跳的向家里跑去。暑假期间,7岁的起福莹每天都会到自家板栗地里,帮奶奶一起除草、修枝......

“现在我一心想种好板栗,把福莹带大,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在奶奶李国艳眼里,福莹是未来的盼头,板栗也是家里脱贫致富的希望。

多年来,李国艳家仅靠着9亩李子和一些简单粗糙的养殖业维持生计,加上福莹妈妈身患慢性病,福莹爸爸只得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李国艳和老伴,家里的收入很难提升。

石磊 摄

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福莹妈妈发病,不小心跌进了滚烫的锅里,导致手臂烫伤严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背上了一笔医药费。

更不巧的是,李国艳种的李子也遭遇市场“滑铁卢”。“2015年种的李子的太多,拉出去卖1块多,甚至放烂了都没人要。”想到小福莹还小,还要读书成长,李国艳下定决心,“这个家不能跨!”

改变僵局,就要做出改变。既然李子销路不好,那就换个别的产业,可换什么?怎么换?就在李国艳焦头烂额时,村上的脱贫攻坚政策帮她找到了方向。

脱贫攻坚以来,辣子哨村根据全村地理情况科学规划了适合村里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由于地处二半山区,海拔落差大,于是村里决定因地制宜,海拔高的以樱桃、桃子等作为支柱产业,中海拔地区主要依托烤烟、李子等农产品,低海拔地区根据气候特征以板栗、蔬菜等为主要经济收入。

石磊 摄

科学的种植布局让李国艳信心倍增,她当机立断响应村上的号召,种起了板栗。

同时,辣子哨村大力争取扶贫资金,在全村修建2个提灌站、25口小水窖,铺设1.3公里人饮管道,硬化道路3.6公里水泥路、3.6公里机耕道,为全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敲门砖“。

2019年,李国艳拿到了6000元补贴,修建了50立方的蓄水池;今年4月村上又修建了板栗园的滴灌设施。如今,李国艳家的板栗已经初具规模。“去年板栗卖了2万多元,家里养的牛也卖出了1万余元的好价钱,加上政府扶贫政策,还给福莹妈妈报销了90%的医药费,日子越来越红火,村上发展越来越好,奔小康有信心!”李国艳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