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强 包 涵

中央部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型。

“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外贸中,外贸的作用将逐步下降,消费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和驱动作用将进一步释放。适应国内大循环趋势下的消费变革,激发下沉市场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至关重要。我国仍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在三线以下城市,其消费主要在国内大循环中完成。降低内循环的交易成本是重中之重,网购、直播、团购等消费模式与中低收入群体对接是有效手段,加快新消费场景与“下沉市场”融合,充分激发国内供应链对大众消费的支持力度。可适度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性收入补贴,提高福利消费能力,提高基础社会福利的托底作用。以拼多多为代表,它因为满足并激发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释放了国内供应链产能,近一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适应国内大循环趋势下的消费变革,要基于市场信心,实现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随着外贸贡献比例的下降,消费与投资在国内市场中的良性互动更为重要。无法引导消费的投资和不能刺激投资的消费,都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益。越是外部环境不可控性上升,越要坚定国内市场的信心,持续优化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减税降费,维护好民营经济市场地位和合法经营行为。

适应国内大循环趋势下的消费变革,要打破碎片化国内市场,配套推进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内循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统一的国内市场,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等重大区域战略调整有望形成人口更聚集、资源更集中、内部更协调、动力更强劲的大市场。

适应国内大循环趋势下的消费变革,要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国内市场要素和商品流通。通过高速铁路、航空、航运动脉、跨区域重大交通枢纽等全国性基础设施的完善,打通经济板块间的物流关卡,进一步降低商品和要素全国性流通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在全国高速统一收费的基础上逐步降低省市高速过境收费,适度降低部分已盈利高铁线路的货运收费。完善农村基础道路网络,降低农产品进城和大众消费下乡的物流门槛,鼓励电商进村、直播进村,促进农村人口收入增长和有效消费升级。

适应国内大循环下的消费变革,要发挥把握小趋势,发挥新兴消费的作用。疫情期间,消费内容、场景和方式的网络化逐渐深入人心,出现了以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代表推动的新兴消费。在消费主体方面,兼具工资性收入和继承性收入优势的“Z世代”,45岁至64岁家庭收入较好、生活稳定的中产实力群体,逐渐成为新兴消费的新生代。在消费内容方面,大健康消费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重点,由“医养”转为“生活”,其主要消费群体由“银发老人”向社会大众延展,其产品和服务覆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娱乐消费,呈现与知识消费、大众科普、家庭互动等深度融合的趋势,逐渐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悦己消费方兴未艾,疫情过后,更多人侧重关注自我感受,偏好满足自身当下的需求,如奢侈品、高档数码产品、定制化旅游、婚庆、医美、深度学习等高自我满足度的产品或服务。2020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消费市场,一个多世纪以来首次超越美国,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深远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