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王成栋

伞护种,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一个物种,其生境需求能涵盖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通过对该物种的保护投入,同时为其他物种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大家提供共同的保护。大熊猫,就是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伞护种”,我们对其持续不断的保护投入和一系列保护地的建立,使得这片区域内多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从中受益匪浅。

然而,记者8月5日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一项有该局参与的最新研究显示,在大熊猫分布区内,大型食肉动物种群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剧烈下降。

该项研究成果论文日前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表示,这一发现提醒,不应过度依赖于单一物种保护政策来保护某地区全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应更多考虑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大熊猫分布区内当前栖息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李晟课题组红外相机拍摄)

现象:大熊猫和“小伙伴”越过越好,“猛兽邻居”却每况愈下

资料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严密的保护措施下,与大熊猫“同住屋檐下”的其他野生动植物种群也得到了有效恢复。

然而,大型食肉动物是个例外。研究人员系统收集了2008—2018年间大熊猫分布区内73个自然保护地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这些数据覆盖了大熊猫分布区5大山系(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凉山)的情况。

结果显示,大熊猫分布区内目前有4种大型食肉动物,分别是豹、雪豹、狼、豺。其中,豹、豺这2个物种与大熊猫在森林里比邻而居,狼和雪豹则主要生存在大熊猫保护地内海拔更高的区域。

历史上,大熊猫还有一种猛兽邻居——虎。但遗憾的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老虎就已经在大熊猫分布区内灭绝了。另外4大猛兽情况也不容乐观。相比20世纪中期,已经有95%的豺、81%的豹、77%的狼、38%的雪豹在保护地内消失。仅存的大型食肉动物则主要集中在2个区域性保护地网络——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群和邛崃山自然保护区群。

研究称,豹、雪豹、狼和豺这四个物种已经在相岭和凉山两个南部山脉地区功能性灭绝。而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中的豹、雪豹、狼和豺的红外相机拍摄率极低,这意味着,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可能已经无法履行它们作为该生态系统中顶端捕食者的原有生态功能。

据保护区职工和当地村民的介绍,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豹和豺还是比较常见的。但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这两种动物出现了急剧下降。研究显示,目前,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唯一保有豹、雪豹、狼和豺四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大熊猫保护区。

大熊猫保护地内4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分布变化与现状(a,豹;b,雪豹;c,狼;d,豺)【图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

原因:“住房”大小需求有差异,面临人类活动的威胁

“因为缺少研究和记录,我们并不确定它们为什么突然消失。但栖息地丧失,家养动物传播的犬瘟热、狂犬病等烈性传染病,以及伴随人兽冲突而来的报复性猎杀等,都可能扮演了关键角色。”李晟说。

同时,研究指出,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住房”大小需求问题。大熊猫的生存所需的栖息地相对较小,一只成年大熊猫的家域在5—13平方公里左右;而大型食肉动物的需求更高,个体的家域可能超过100平方公里,相比大熊猫,它们需要更大的连片保护地才能维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李晟进一步解释,尽管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隶属于食肉目,其食性却是几乎完全的植食性。而大型食肉动物则必须依赖于充足的猎物种群,要使其家域中猎物数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一个相对广阔的完整栖息地区域是必需的基础。

因此,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丰富的猎物。但据研究发现,相岭、凉山地区的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平均检出率远低于北部的秦岭、岷山和邛崃山地区。相比多数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数量更少、繁殖更慢、对栖息地要求更苛刻,与人类的冲突也更加严重。因此,在面对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威胁之时,大型食肉动物显得更为脆弱。

“过去10年间,人类在大熊猫分布区内记录到豺的次数,只有4次。”李晟说。以豺为例,豺是集群行动的食肉动物,因为捕食家畜较多,跟老百姓更容易发生冲突。据了解,过去人们对付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投毒。一群豺猎到一头牛,这顿没吃完留着下顿吃。人们偷偷把毒药下进剩肉里,一次就能消灭一个家族的豺。

豹与大熊猫共同利用森林生境(李晟课题组红外相机拍摄)

建议:“因地制宜”制定保护策略,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

“要说熊猫没有保护这些食肉动物是不公平的。”李晟说,在没有熊猫保护地的华中华东大部分地区,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几乎已经完全消失。而上述4个物种中现状较好的雪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熊猫保护地。

在他看来,设立大熊猫保护区对保护其它大型食肉动物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是这把“熊猫牌”保护伞,在保护对人类活动和生境变化更为敏感的大型食肉动物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他建议,在今后的保护规划中,我们应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虑建立区域性保护区群或更大面积的保护地,在保护策略和保护区规划上也要体现出与大熊猫保护的差异。

我国自2013年启动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立指出,这将为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提供新机遇。

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将达到2.7万平方公里。从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到陕西省秦岭片区和甘肃省白水江片区,覆盖了大熊猫分布区内北部4个山系的大面积栖息地与潜在栖息地。

张立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可以对整个熊猫分布区进行大尺度的保护规划,将破碎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连接起来,为那些比大熊猫需要更大活动范围的大型食肉动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内恢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是一个长期目标。”李晟同时提醒,我国在大型食肉动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积累仍相对较少,在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管理与保护管理方面也缺乏实践与经验,未来的大型食肉动物保育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他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评估各个大型食肉动物物种的分布现状与种群现状,重点研究豹、雪豹等现有大型食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