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特别报道

在山路蜿蜒的四川最晚成立的建制村,如何脱贫奔康?

在江水奔腾的大渡河边,为什么是“风吹桃花香两岸”?

处在山高水长的小凉山,靠什么改变村庄的模样和百姓的生活?

8月5日四川日报一版、五版的版面拼图。

今天,8月5日,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及一个整版的大篇幅,继续推出“百县千村行”特别报道,书写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动人故事和脱贫经验。上面的三个问题,你都能看到精彩答案。

这些带着泥味,记者用脚跑出来的新闻,里面有个人的命运,有集体的奋斗,也有独特的成功经验。推荐各位朋友细读——

第一版

位于小凉山地域的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有一个四川最迟建成的建制村。

它叫茗新村,2017年11月批准成立,属于新林镇,是由大小凉山8县区自主搬迁而来的248户1200余人组成的。

这些跨区域自主搬迁的农民中,有166户824人是贫困户。这样的新村怎么建?怎么让百姓安居乐业?

请点击标题细读报道:新村新房新产业,这个村一年一个样

第五版

这是一个“百县千村行”特别报道版面,今天的主题是“走进峨边县”。

四篇报道丰富多彩:既有中观的视角,看大渡河边一个村庄的发展智慧,如何把地理的死角,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旺角,变得“桃花朵朵香两岸”;

也有微观的个人故事,看他怎样把养蝴蝶做成一个事业。

还有全县的发展思路,以及各明星村的独门成功经验。

这些报道,正如许巍的那句歌词:故事里始终都有爱……来自我们真实的生活。

请点击标题细读——

乐山峨边:绿色崛起,是美好画卷也是行动路线

由死角变旺角的峨边铜河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桃花香两岸

视频 | 小小枯叶蝶撑起脱贫户奔康梦

百县千村行|24岁因车祸截肢,15年后他成村里致富带头人

黄桂华:苦干实干 低保户成了脱贫致富之星

快看,小凉山5个村各有哪些脱贫门道

想阅读更多“百县千村行”精彩报道

请点击下面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