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也

终于听到了来自成渝两地民间的、高质量的、有建设性的切磋。这是许多网友对《成都可以向重庆借鉴什么?》《重庆向成都学什么》这两组隔空交流的文章及其引发的广泛讨论发出的感叹。

感叹的原因,是因为成渝这对全国著名的“欢喜冤家”,此前已打了多年的口水仗:从火锅哪家好,到“网红度”谁更高;从史上谁更强,到发展谁更优……全方位无死角的争辩,众说纷纭热闹非凡。一方面这是两地民众生性幽默的共同写照,另一方面这些争辩除了博读者一笑外都难有定论。尽管成渝两地团结发展在政府层面早有共识、在专家层面长期呼吁,但民间始终有点“不来气”。现在,这一切开始改变。

此番切磋,共识在形成:成都要学重庆的精气神、精心布局、顶级人才引进,重庆要学成都解放思想、“大手笔”战略、城市营销策略……切磋内容越来越深刻,从争抢一些代表符号转变为谋划合作发展之道,从争论谁是“西部第一”转变为如何合鸣惊动世界;切磋态度越来越理性,从拿己之长攻彼之短转变为坦然承认彼此优劣,从选择性地“双重标准”转变为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深知打造“第四极”的国家使命之艰巨,成渝民间切磋更具责任感、更有针对性。

切磋只是第一步,把思想落实到行动,转化为生产力才是关键。高质量切磋既可以亲密关系、消除隔阂,助力成渝发展从同质化竞争向全方位竞合转变,同时,还可以碰撞出有效的观点、办法和成果,作用于建设实践。目前,切磋成效显著,有的被用于学习和培训,有的被制定成方针政策,还有的助双方直接达成了合作。未来,随着成渝切磋的升温加速,有关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成果转化”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聆听、加强运用。既要加强从网上到网下的提炼,又要加强从认知到行动的践行,让更多好的切磋成果真正落地落实。如此,成渝切磋才更有价值。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赋予四川和重庆的重大任务和时代使命,需要各方“高手”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希望这样的高质量民间切磋越来越多,更希望这样的切磋能打破四川与重庆的界限,打破官方与民间的界限,让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倾听并运用来自民间的声音,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着成渝两地人民期待的样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