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史晓露

如何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科技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7月30日,在四川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发布了《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20—2025年)》。根据《方案》,未来5年,四川省农科院将组建100名高端人才领衔的协同服务团队,联合研发和鉴选100项“川字号”农业产业关键技术(产品),精准服务1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3000户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带动3万户脱贫户增收致富。

《行动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1123”平台,即:10个国际合作基地、10个国省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20个院地共建分院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30个“专家大院+乡村振兴讲习所”村级科技合作服务平台。

四川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三农”工作的重要智库、农业发展重要的人才基地,省农科院提前谋划,未来5年将紧紧围绕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科技需求,实施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科技支撑行动16项重点任务,着力实现“一个巩固提升、三个主动融入”。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科技扶贫成果。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凉山州未摘帽的7个深度贫困县以及省农科院定点帮扶木里县扶贫产业发展,全力攻克凉山彝区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重点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代表性强、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和重点乡镇,签订新一轮院地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合作,采取“专家大院+乡村振兴讲习所”一体化建设模式,推动建设院地科技合作村级服务平台达到30个,实现科技帮扶工作常态化。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荣昌和隆昌“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双昌科技示范区”、万达开农业科技示范走廊以及四川安岳、安居,重庆潼南、大足100万亩“柠檬金三角”产业集群等协同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助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包括根据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各区域资源禀赋、生态功能、产业基础、经营主体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院地企”合作,科学布局、加快建设院地合作分院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推广,提供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农业生产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平衡协调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新模式。

主动融入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川字号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科技支撑协同专项”,组建100名高端人才领衔的川粮油、川茶、川酒、川菜、川果、川药、川鱼、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智慧农业等“7+3”协同服务团队,联合研发、储备一批先进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精准服务1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家家庭示范农场),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农业科技服务。